读史王安石翻译 读史王安石译文

  翻译

自古以来一个人要历尽苦辛才名就功成,可如实记载下他们的事迹要靠哪一个人?

  往往是由于当时的情况不清而以讹传讹,加上后世的流俗更搅乱了事实以假乱真。

  低俗的东西即使怎样流传也谈不上精美,要知道绘画最难的是画出人的气质精神。

  点点记录怎能写尽古代贤哲的品格学问,俗儒们只会死守古书的糟粕真可笑可憎。

  《读史》原文

  读史

  宋·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读史》注释

  ①行藏:行止,指事迹。

  ②黮(dàn)暗:昏暗,不清楚。犹承误:还以误传误,以讹传讹。

  ③末俗:后世的习俗。

  ④粹美:指精华。

  ⑤丹青:中国古代绘画的材料,这里指绘画艺术。

  ⑥区区:形容很少,指一点点历史记载。

  ⑦“独守”句:意为俗儒只会死抱着史书里的糟粕当宝贝。尘:尘土,这里指糟粕。

  《读史》赏析

  这首诗直言不讳地表达了王安石的历史观。诗人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的现象进行抨击,表现了一个改革家的战斗精神。

  诗的前四句说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但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后四句说有人把古人流传下来的糟粕当作精华,而真正美好的东西是很难流传下来的。这首诗写得深沉、抑郁,抒发了诗人的忧愁和怨愤,容量甚大,耐人寻味。

  《读史》创作背景

  王安石这首《读史》作于元丰八年(1085)。这年三月,神宗赵顼去世后,旧党得势,新法渐废,王安石心中十分痛苦,这首《读史》就是在这种满怀忧愤的情况下写成的。

  《读史》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神宗熙宁二年(1069)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积极推行新法,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由于保守派的反对,熙宁七年罢相,熙宁八年再相,次年被迫辞职。后退居金陵,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的文章议论宏大,言简意赅,条理分明,形成锋利峭拔的艺术风格。“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时间: 2024-09-01 18:24:31

读史王安石翻译 读史王安石译文的相关文章

登飞来峰王安石翻译 登飞来峰王安石译文

<登飞来峰>翻译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原文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赏析 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

登飞来峰王安石翻译 登飞来峰王安石的翻译

<登飞来峰>翻译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原文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赏析 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

游钟山王安石翻译 王安石《游钟山》译文

<游钟山>翻译:整日在山间游览,山色美丽,变化万千,毫无厌倦.将这片山林买下,等待终老山间.山花花开花落而山一直魏然屹立,山间的溪水空空流淌而山自在清闲. <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赏析 诗的一到四句构成了一个逻辑关系,即因为"终于看山不厌山",所以才有"买山终待老山间"的想法与举动;又因为"买山终待老山间",可以更认真细致地看 山,所以又才有"山

梅花古诗翻译 梅花王安石的诗句讲解

<梅花>这首古诗的翻译:墙角开着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的天气独自盛开.远远望去,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是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梅花>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 <梅花>的全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赏析: 全诗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

宋史王安石传原文及翻译解析 王安石传原文及其翻译

<宋史·王安石传>原文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

游钟山王安石翻译 游钟山王安石翻译详细

<游钟山>翻译:终日在山间游览,山色美丽,变化万千,丝毫没有厌倦.便将这片山林买下,等待终老山间.山花花开花落但山一直魏然耸立,山间的溪水缓缓流淌而山自在清闲.<游钟山>原文欣赏: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游钟山>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游钟山>四首七言绝句之一,短短二十八字之内,便重复出现了八个"山"字,如此回环反复,读之朗朗上口,匠心独运,这样的诗作在古典诗词中是极少见的.唐代羊士谔的一首<

元日宋王安石的诗 元日宋王安石翻译

<元日>全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翻译: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元日>注释 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

钟山即事古诗翻译 钟山即事古诗译文

<钟山即事>古诗翻译 山涧的流水没有声音,绕着竹林流淌下来,竹林西岸那繁花绿草柔软的柳条在春风中摇晃着. 我坐着茅草屋眼下整体看着这明媚的春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听不到一声鸟的叫声,显得山里格外的幽静. <钟山即事> 宋代: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钟山即事>赏析 <钟山即事>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所作的诗作,这是一首写景的时.是王安石晚年年罢相隐居之后写的,诗人坐在家门口前,欣赏这山涧.流水.柳树.花草.竹林,

水调歌头苏轼翻译 水调歌头苏轼译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翻译 丙辰年中秋,通宵畅饮,大醉而归,写了这首词--并有些思念弟弟苏辙. 怎么才能知道月亮圆缺的规律呢?我举杯遥问苍穹.不知道天宫里,现在是何年月?我本可以和着这清风扶摇而上去问问故人,只怕高楼红墙.层楼叠榭,我经不住那高处的寒意.而那九天之上的风光又哪里比得上此刻银光乍泄下,犹如宫娥起舞的影和这水波微荡的风呢? 流光瞬息,月儿从高楼檐角,又跳入满是雕花团簇的窗棂,盯着我这样辗转反侧的外乡之人看啊看.月儿呀月儿我可有哪里惹恼了你吗,不然为什么要在我与亲朋分别的时候格外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