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兰亭集序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兰亭集序》表达了作者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感慨生死无常的思想感情。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作,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兰亭集序》原文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快(怏)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翻译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

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兰亭集序》注释

  1、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2、暮春:阴历三月。暮,晚。

  3、会:集会。

  4、会稽(kuài jī):郡名,今浙江绍兴。

  5、山阴:今绍兴越城区。

  6、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7、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8、毕至:全到。毕,全、都。

  9、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

  10、咸:都。

  11、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12、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高高的样子。

  13、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14、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映带,映衬、围绕。

  15、流觞(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16、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17、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18、一觞一咏:喝着酒作着诗。

  19、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20、是日也:这一天。

  21、惠风:和风。

  22、和畅,缓和。

  23、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24、所以:用来。

  25、骋:使······奔驰。

  26、极:穷尽。

  27、信:实在。

  2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句首发语词,不译。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表示时间的短暂。

  29、取诸:取之于,从······中取得。

  30、悟言:面对面的交谈。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

  31、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32、趣(qu)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舍,即取舍,爱好。趣,通“取”。万殊,千差万别。

  33、静躁:安静与躁动。

  34、暂:短暂,一时。

  35、快(怏)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然,······的样子。

  36、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37、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

  38、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迁,变化。

  39、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40、向:过去、以前。

  41、陈迹:旧迹。

  42、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43、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

  44、期:至,及。

  45、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

  46、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47、临文嗟(jiē)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48、喻:明白。

  4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出自《齐物论》。

  50、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51、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52、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53、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54、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兰亭集序》赏析

  《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

  全文共三段。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文章第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暂,盛事不常,紧承上文的“乐”字,引发出种种感慨。最后一段说明作序的缘由。

  这篇序言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且其造语玲珑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骈文的精品。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兰亭集序》创作背景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作者介绍

  王羲之,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临沂),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因王羲之曾任右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书《兰亭集序》等。是东晋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与儿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时间: 2024-08-11 21:16:00

兰亭集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兰亭集序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的相关文章

立春日禊亭偶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立春日禊亭偶成宋张拭

<立春日禊亭偶成>表达了诗人对冬去春来的喜悦之情,抒发了诗人对生机盎然的初春景象的喜爱与赞美.<立春日禊亭偶成>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张栻.张栻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著有<南轩集>. <立春日禊亭偶成> 朝代:宋代 作者: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差差. <立春日禊亭偶成>的译文 时近年终冰霜渐渐减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晓. 眼前只觉一片生机盎然,东风吹来水面绿波荡摇. <立春日禊亭偶成>的作者 &l

小池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热爱之情 小池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感情

<小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也表达出了作者对于初夏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之所以悄然无声,是因它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才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却发现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赏析 <小池>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这首诗用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枝小小的荷叶.一只

宿石邑山中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宿石邑山中表达的情感

<宿石邑山中>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因夜宿晓行.奔波辛苦,内心孤独凄清的心情.全诗描绘了石邑山变幻多姿的迷人景色以及诗人在旅途中的艰辛与疲惫.<宿石邑山中>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 <宿石邑山中> 韩翃 [唐代]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译文 天上飘动的云不能够和这座山平齐,山峦云雾苍苍的样子,远望看去反而更加迷离. 拂晓弯月暂时飞隐到高树里,秋夜的银河远隔在数峰以西. 赏析 全诗景中寓情,前两句"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表达了作者内心什么情感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主题思想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的同情.全诗描绘了一幅寂静清冷的寒山夜宿图,表现出雪夜归家的劳动者的艰辛以及作者对芙蓉山主人的感激之情.<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当暮色降临山苍茫的时候就越来越觉得路途遥远,当天气越寒冷茅草屋显得更加孤零零.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 赏析 这首诗是按投宿的顺序写下来的,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表达了作者什么的心情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古诗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描绘了作者对年少时外出游玩的经历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少时生活的怀念之情.<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作者是宋代词人李清照,这首词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大约写于李清照到达汴京后,还未出嫁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原文 李清照 [宋代]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译文 经常回忆起日暮时分曾在溪边亭中游玩,沉迷在美景中而忘了回家的路.直到尽兴了,才在天黑时乘船

陋室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陋室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志趣

<陋室铭>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志趣以及高洁傲岸的情操.在诗人眼中,精神的富足和高尚要远远高过物质上的享受.诗人身处陋室,却不因此自感卑贱,这亦说明了诗人具有不与世事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 <陋室铭>的出处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书法家柳公权曾经将<陋室铭>刻成碑文.后来因为战争原因,室碑俱毁.目前存在的陋室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知州宋思仁重建的. <陋室铭>的赏析 <陋室铭>全篇不满百字,却

爱莲说和陋室铭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爱莲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爱莲说>表达了作者"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德,突出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陋室铭>通过赞美陋室抒写了自己志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赏析 <陋室铭>通过对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甘于淡泊.不为物

陋室铭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陋室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陋室铭>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陋室铭>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赏析 <陋室铭>通过对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 陋室

始得西山宴游记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及翻译

<始得西山宴游记>表达了作者被贬之后寂寞惆怅的情绪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诗人寄情山水,借山水美景排解内心的忧愤,同时诗中亦抒发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原文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