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原文注释 虽有嘉肴的原文注释

  《虽有嘉肴》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虽有嘉肴》注释

  1、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2、旨:味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

  4、困:困惑。

  5、自反:自我反思。

  6、教(jiāo)学相长(zhǎng) :教与学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7、《兑(yuè)命》:即《说(yuè)命》《尚书》中的一篇。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命, 《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8、学(xiào)学(xué)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xiào),教导。

《虽有佳肴》翻译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古代设学施教,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

  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大成”。唯有这样,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大学教人的宗旨。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不倦地学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表示尊师重道,学生要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在一开学就用做官事上的道理勉励学生;入学授课之前,先击鼓召集学生,整齐威仪,然后打开书箱;同时展示戒尺,来约束他们的仪容举止。

  学生春季入学,教官没有占卜而大祭就不去考查学生,使学生内心从容不迫;时时观察却不说,让问题在学生的心中积聚;年幼的学生只听老师讲解而不随便发问,学习不逾越难度。这七点,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古书上说:“大凡学习,若学习做官,就先学习与职务有关的事;若学习做士,就先学习学士应有的志向。”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受教育的最好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循序渐进;互相取长补短,叫做观摩。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

  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会抵触抗拒,格格不入;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杂乱施教而不循序渐进,学业就会搞乱而无所成;自己一个人学习,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原因。

  《虽有嘉肴》赏析

  虽有嘉肴一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

  《虽有嘉肴》创作背景

  《虽有嘉肴》出自《礼记》。《礼记》相传西汉梁国人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虽有嘉肴》作者介绍

  戴圣,字次君,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人。 生卒年不详,世称小戴,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今本《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汉书》成书于汉建初七年(公元80年)。

时间: 2024-11-26 09:48:49

虽有嘉肴原文注释 虽有嘉肴的原文注释的相关文章

虽有嘉肴一文为何以嘉肴开篇 虽有嘉肴一文以嘉肴开篇的原因

<虽有嘉肴>一文以"嘉肴"开篇,运用的是类比论证的办法.再美味的菜肴,如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同样的,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虽然有好的道理,也不会知道它的好处;以此来阐明"教学相长"的道理,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虽有嘉肴>的出处 <虽有嘉肴>出自<礼记>.<礼记>是儒家经典书籍,记载了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

如懿传嘉妃扮演者 如懿传嘉妃是谁演的

<如懿传>中嘉妃扮演者是辛芷蕾.嘉妃本名叫金玉妍,是进贡过来的女子,凭借着自己的手段,在皇宫里获得了皇帝的宠爱,步步高升. <如懿传>中的金玉妍聪明又有心机,虽然开始并不是很想嫁给皇帝,但为了爱慕之人的前程,也只好进宫.在皇宫里,金玉妍绝对不是安分的那一个,很少看见嘉妃安安静静地呆在自己的宫里面,几乎天天游走在各宫嫔妃们的宫殿里. 辛芷蕾令人印象深刻还是在<演员的诞生>,在扮演后宫"坏女人"很是如鱼得水,就她那种狠劲的气场,完全不费力的演出后宫争宠的

蜀道难一句原文一句翻译 蜀道难一句原文一句的翻译

<蜀道难>原文一句翻译一句:原文:噫吁嚱,危乎高哉!译文:噫,哎呀,好高啊好险啊!原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译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原文: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译文:蚕丛和鱼凫是古蜀国的帝王,他们开国的事业何等茫然. 原文: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译文:从古到今四万八千年,秦蜀二地从不通人烟. 原文: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译文:西面太白山上只有鸟飞的路线,可以通往峨眉山巅. 原文: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译文:多少壮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后才有一条天

虽有嘉肴原文翻译 虽有嘉肴的原文翻译

<虽有嘉肴>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

虽有嘉肴翻译及注释 虽有嘉肴翻译和注释

<虽有嘉肴>翻译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古代设学施教,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

虽有嘉肴课文翻译 虽有嘉肴作者

翻译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古代设学施教,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qu

曹敞收葬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曹敞收葬的原文及翻译

<曹敞收葬>翻译:我小时候听说平陵人曹敞是吴章的门客,他十分喜欢批评别人的过错,有人认为他很轻佻,世人也都是这么认为.吴章后来被王莽杀害,没有人敢收葬他的尸体.他以前的弟子都更改姓名,从而改换门庭,投奔别的老师.曹敞当时是司徒府内的辅佐官吏,只有他称自己是吴章门下弟子,收葬了吴章的尸体.人们才明白无能之辈不被闲散诚信耿直的人所谅解.后来平陵百姓为他立碑于吴章墓的一旁,墓在龙首山南幕岭上. <曹敞收葬>原文:余少时,闻平陵曹敞在吴章门下,往往好斥人过,或以为轻薄,世人皆以为然.章后为

二犬情深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二犬情深文言文原文翻译

<二犬情深>文言文翻译:咸溪童镛的家里,养着两条狗,一只是白的,一只是花的,一起出生于同一只母狗.它们生性聪明可爱,善解人意.它们白天就嬉戏打闹,晚上则看守家门.后来白狗的眼睛突然瞎了,不能独自进入笼子里吃东西.主人用杂草垫着,让它卧在房檐外.花狗便衔了食物吐出来喂给白狗吃,夜晚就睡在它旁边,几乎有两年多.等到白狗死了以后,主人就把它埋于山脚.花狗每天早晚前往白狗的墓地,在埋葬白狗的地方默默伤心,像悼念哭泣的样子,很久才返回家去. <二犬情深>原文 咸溪童镛家,畜二犬,一白一花,共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和赏析 陋室铭的原文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