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把西湖比西子出自哪一首诗 欲把西湖比西子古诗翻译

  ”欲把西湖比西子“出自《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作者用新奇的妙语抒发了对杭州西湖的湖光山色相映、风景绮丽的感叹,表达了对西湖无时不美的迷人景色的无比赞美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翻译

  天清气朗时的西湖,水光盈盈波光楚楚;细雨迷濛中的西湖,山色空灵似有似无。

  如果把这美丽的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那么无论浓妆还是淡抹都令人倾倒折服。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注释

  1、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方好:正显得美。

  2、空濛:细雨迷濛的样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3、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4、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赏析

  整首诗对西湖景色的多样性进行全面描写概括品评,以西施之美比喻西湖之美。全诗还运用了恰当新颖的比喻,赋予西湖以人的生命和资质,使西湖成为美的化身,对西湖进行美的升华。因此,在难以计数的歌咏西湖的诗歌中,这首诗成为流传最广的名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至七年(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正、二月间。从诗意看,作诗当天朝晴暮雨,诗人既为酒所醉,亦为美景所醉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时间: 2024-11-08 21:13:35

欲把西湖比西子出自哪一首诗 欲把西湖比西子古诗翻译的相关文章

卧剥莲蓬是哪首诗 溪头卧剥莲蓬古诗翻译

"卧剥莲蓬"是<清平乐·村居>这首诗. <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所作,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全诗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清平乐·村居>原文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翻译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

九天开出一成都出自李白的哪首诗 九天开出一成都古诗翻译

九天开出一成都出自李白的<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二,该句的意思是:锦城成都如九天所开.<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这组诗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对成都的赞美,全方位展示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名胜古迹,隐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殷殷怀念和对唐玄宗的深刻讽刺.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二原文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二 唐·李白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二翻译 锦城成都如九天所开,万户千门像画图一样美丽. 其地的草树

水光潋滟晴方好是出自哪一首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出自<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为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作者用新奇的妙语抒发了对杭州西湖的湖光山色相映.风景绮丽的感叹,表达了对西湖无时不美的迷人景色的无比赞美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翻译 天清气朗时的西湖,水光盈盈波光楚楚:细雨迷濛中的西湖,山色空灵似有似无. 如果把这美丽的西湖比作绝代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 人间四月芳菲尽出自于哪首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是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这两句诗出自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赏析 诗的前两句表明了诗人登山时的季节,原本诗人登山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登山后看见眼前的景象,充满了惊喜.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

月是故乡明出自哪一首诗

"月是故乡明"出自<月夜忆舍弟>,该句的意思是:月亮还是我自己故乡的最亮最明了.<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月夜忆舍弟>原文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翻译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哀

莺飞草长的古诗 莺飞草长出自于哪首诗

莺飞草长的古诗是清代诗人高鼎创作的七言绝句<村居>,全诗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一首描绘春天风光的小诗,是诗人闲居农村时的即景之作. 原文及翻译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的诗 九月十日即事古诗翻译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的诗: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十日即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借菊花的遭遇,抒发作者对菊花的惋惜之情,实际上是借菊花联想自己遭馋出京流放夜郎的不幸. <九月十日即事>翻译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天已经登高采菊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酒杯. 菊花在世为何这样受苦,遭遇双重阳采摘的伤悲? <九月十日即事>注释 ⑴即事:以眼前事物为题材之诗,称即事. ⑵登高:古时有在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⑶更:再.举觞(sh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出自的哪首诗 乐游原原文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出自<乐游原>.<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此诗赞美黄昏前的绮丽风光,表达作者对美好事物容易失去的感叹和对美好人生的眷恋. <乐游原>原文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翻译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乐游原>注释 ⑴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登

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哪首诗 只缘身在最高层古诗原文

"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登飞来峰>,此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登飞来峰>原文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翻译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注释 ⑴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