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翻译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意思

  翻译: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该句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创作的一篇论说文《马说》,本文抒发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悲愤。

  《马说》原文

  马说

  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翻译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名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够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千里马的食量而喂养它。这匹千里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美好的才能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它嘶鸣的时候,又不能明白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面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马说》注释

  马说:韩愈《昌黎先生集》中有《杂说四首》,这是第四篇。原本无题,为近人所加。“说”是一种文体,属于论说文。

  伯乐:相传古之善相马者。

  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在马夫、仆役一类人的手中受辱。祗,同“只”,只是。一作“只”。辱,受屈辱。于,表被动。奴隶人,本是地位低下受奴役之人,此指马夫、仆役一类人。

  骈(pián)死:并列而死。骈,本意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槽枥(cáo lì):马槽。槽,盛草类、豆类等饲料的器具。枥,马厩,马饮食和宿歇的处所。

  不以千里称:不把它称为千里马。称,称赞,称名。

  马之千里者:能行千里的马。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食(shí):吃一顿。或:有时。尽:用作动词,吃尽。粟(sù):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石(古书中读shí,今读dàn):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

  食(sì):同“饲”,喂养。以下除“食不饱”的“食”念shí,其余的“食”都念sì。

  其:代词,指千里马。能千里:能走千里。

  是:这,指示代词。

  能:才能。

  才美不外见(xiàn):出众的才能不能表现在外。才美,出众的才华。见,同“现”,显现。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与普通马一样奔跑尚且不可能办到。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不可得,不可能。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千里:指日行千里。

  策:马鞭,这里用作动词,鞭打,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不以其道,不用正确的方法。

  尽其材:发挥它的全部才能。材,同“才”,指日行千里的才能。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嘶鸣的时候又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执策而临之:拿着马鞭来到它的面前。临,面对,接近。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其真无马邪(yé):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可译为“难道”。邪:同“耶”,表反问,可译为“吗”。

  其:表推测,可译为“恐怕”。

  《马说》赏析

  这篇寓言性的短论通过对世上有无千里马这一问题的反复论证,归结到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缺少知马的伯乐,从而对封建统治者不知人、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揭露,抒发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悲愤。

  此文通篇托物寓意,借伯乐相马的故事,运用比喻,宛转地说明道理,构思精巧,形象生动。全文语言简炼,长短句相间,语气有陈述、疑问、感叹,行文富于变化,达到了说理深刻、论证有力的效果。

  《马说》创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至十六年(800)。当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以求得提拔,却一直未被采纳。

  后来的几年内,他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也并未得到特别的赏识,所以常常郁郁寡欢,并有“伯乐不常有”之叹。他进京城应试以图做官,在京城上下奔走相告,待了十年之久,最终还是怀着无限怨愤离开了长安。韩愈的坎坷遭遇正是写作《马说》的思想基础。

  《马说》作者介绍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时间: 2024-08-28 18:36:32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翻译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意思的相关文章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或是什么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或意思是什么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或意思是有的人.整句的意思是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该句出自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回信<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原文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是什么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于的意思

于的意思:此句中表示比较,比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该句出自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回信<报任安书>,作者在信中以激愤的心情,饱满的感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为著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 <报任少卿书>原文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说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说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雁的毛还轻. 原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屈]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菙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处 这句话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翻译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是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雁的羽毛还轻.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处 这句话出自写史记的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原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屈]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菙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是什么意思 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的意思是:本来.固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雁的毛还要轻. 人固有一死的出处 "人固有一死"出自<报任安书>,原文如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翻译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原文

翻译: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村村箫鼓声起,家家笛声吹奏,人们在正月初七这天祈祷麦子和春蚕的丰收.祖孙三代互相扶掖而行,商人忙着生意,农人在忙着耕织,这些活动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如能领会做人的真理,天天都是"人日".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原文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南宋·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翻译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原文

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村村箫鼓声起,家家笛声吹奏,人们在正月初七这天祈祷麦子和春蚕的丰收. 祖孙三代互相扶掖而行,商人忙着生意,农人在忙着耕织,这些活动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如能领会做人的真理,天天都是"人日".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原文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释 1.醉落魄:即"一斛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的意思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什么意思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的意思: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该句出自<吕氏春秋·自知>,后人据此提炼出成语"掩耳盗铃",意思是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后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是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吕氏春秋·自知>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吕氏春秋·自知>注释 1.范氏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是什么意思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翻译: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出自南朝文学家刘义庆所作的<陈太丘与友期>,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