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的意思翻译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

  两小儿辩日翻译:一天,孔子向东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时热而远时凉吗?”孔子也无法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十分有智慧呢?”

  《两小儿辩日》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注释

  1、东游:向东游历。

  2、见:看见。

  3、辩斗:辩论,争论,争辩。

  4、其:代词,代“两个小孩”。

  5、故:缘故,原因。

  6、以:认为。

  7、始:刚刚,才。

  8、去:离。

  9、日中:正午。

  10、初:刚刚。

  11、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12、及:到。

  13、则:就。

  14、盘盂(yú):古代盛放食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15、为:说,通“谓”。

  16、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17、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汤,热水。

  18、决:判断。

  19、笑:在这里不是嘲笑,采用了反问的句式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20、孰(shú):谁。

  21、汝(rǔ):你。

  22、知:同“智”,读zhì,在这里指智慧。

  《两小儿辩日》赏析

  此文通过描写两个小孩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反映出中国古代的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探求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这则小故事用对话贯串始终。全文以孔子的见不能决为贯串线索,颇有条理地叙述了两小儿辩日的过程。

  先写两个小孩分别就太阳距离人的远近鲜明地提出看法,引人思考。

  接着又分别摆出根据。两人互不相让,都使用反问句式,扣住了题目中的“辩”字,增强了论辩性。

  两小儿在对话中都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并用比较的方法,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第一个小孩用面积大小相比,带有直观性,似乎是有理的。第二个小孩比较了人对太阳在不同时间冷和热的感受,似乎也是有理的。可见他们勤于思考,富有想象力;从他们针锋相对的论辩中还能体味出对话者的虎虎生气和音容笑貌。但他们的认识毕竟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只能各执已见而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

  最后两小节写两小儿讥笑在他们争论面前“不能决”的孔子。

  《两小儿辩日》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寓言作为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战国诸子阐明各自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进行论辩的有力武器。《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列子及其弟子所编著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此文即节选自《列子·汤问》第七章,文题是后人所加。此文记录的是春秋时期,两小孩与当时的大学问家孔子的故事。

时间: 2024-12-13 00:38:50

两小儿辩日的意思翻译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的相关文章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翻译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原文

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村村箫鼓声起,家家笛声吹奏,人们在正月初七这天祈祷麦子和春蚕的丰收. 祖孙三代互相扶掖而行,商人忙着生意,农人在忙着耕织,这些活动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如能领会做人的真理,天天都是"人日".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原文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释 1.醉落魄:即"一斛

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 什么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地无银三百两讲的是有个叫张三的人,把银子带在身上怕丢,藏在家里怕被偷,就将银子埋在地里,还写了一张"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字条在地上,王二看见后,晚上就去将银子全部偷走了,也写了一张"隔壁王二不曾偷"的纸条,当张三发现并且看见纸条才恍然大悟的故事. 此地无银三百两典故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张三的人,他攒下了三百两银子,心里非常高兴.他总是将银子带在身上,但是又怕丢了,藏在家里吧,又怕被偷,于是他就找了一只箱子,然后把三百两银子钉在箱中,埋在屋子后面的地里. 思来想去

相看两生厌下句是什么 相看两生厌下句是什么呢

"相看两生厌"的下一句是"一别两宽",这句话是网络流行语,意思是相看互相觉得厌弃,离别反而心生宽慰."相看两生厌"化用自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两生厌的出处 相看两生厌是网络流行语,化用自诗句"相看两不厌",原诗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的意思 "相看两不厌"的意思应该放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是什么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是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两角和与差公式包括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求值应用中,一般思路是:(1)把非特殊角转化为特殊角的和或差,用公式直接求值;(2)在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诱导公式,构造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的结构形式,然后逆用公式求值.也可以记住公式口诀:两角和,余积减正积 (两角和的余弦等于两个余弦的积减去两个正弦的积);两角差,余积加正积 (两角差的余弦等于两个余弦的积加上两个

500g是多少斤多少两 500g是多少斤是多少两

500g换算之后是半斤,半斤在现在是五两,在原来是八两,因为传统的一斤为十六两,所以才有成语半斤八两,公式为:1斤=10两=500克=0.5公斤.表示重量单位的"斤"来自釿."釿"是金属重量单位,亦货币名.战国时期燕国.晋国.楚国多以"釿"为单位,有时简写作"斤". "斤"的源来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制定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此后直到明清,一直是十六两为一斤,直到1959年,中华人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是什么关系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的关系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是互补关系,两个角相加等于180度,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截线同旁,且在被截线之内的两角,叫做同旁内角.同旁内角,"同旁"指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内"指在被截两条直线之间.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特征 1.在截线的同一侧: 2.夹在被截两直线之间: 3.同旁内角截取图呈"U"型 资料拓展: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真命题么? 两直线平行,是不会相交,可是还有另外与这两条相交的直线.同旁内角这

为什么红楼梦中贾赦的两个儿子名字跟乾隆的两个嫡子名字一样 《红楼梦》作品简介

因为首先<红楼梦>成书年代早,与皇子同名纯属巧合:其次<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给自己的作品人物起名字的时候,不知道皇帝的儿子叫永琏.永琮.再有,乾隆皇帝读过<红楼梦>,他并未对贾琏和贾琮的名字提出质疑.总之,贾赦两个儿子的名字跟乾隆两个嫡子名字一样,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只是巧合而已. <红楼梦>作品简介 <红楼梦>,别名<石头记>等,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 登泰山记的原文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

登泰山记翻译及原文 登泰山记翻译和原文

<登泰山记>翻译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和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