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ùduì]。怼,上下结构。形声字,从心,对声。隶楷文字由小篆演变而来,写作“怼”。现代汉字简化时,“对”据元抄本通俗小说简作“对”,“怼”因此类推简化作“怼”。本义为怨恨。《说文》:“怼,怨也。”段玉裁认为此字与“憝”字音义略同,其说详“憝”下引录。《楚辞·九歌·国殇》:“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孟子·万章上》:“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由怨恨引申为凶狠、暴戾。
扩展资料
组词
1、怨怼[yuàn duì]
怨恨,不满。
汉刘向《新序·善谋》:“百姓罢劳怨怼於下,羣臣倍畔於上。”宋文天祥《赠莆阳卓大著顺宁精舍三十韵》:“蒙谗以去国,七年无怨怼。”明张居正《答苏松巡按曾公士楚言抚按职掌不同书》:“於是士民怨之,毁其生祠,刊布谤书,向之称颂德美者,转而为怨怼忿恨矣。”
邹韬奋《劲儿多好!》:“老百姓对于抗御外敌的战争,虽破家荡产,不但无所怨怼,而且起劲万分。”
2、雠怼[chóu duì]
仇恨,怨恨。
《史记·周本纪》:“夫事君者,险而不讎怼,怨而不怒,况事王乎!”
3、怼险[duìxiǎn]
凶狠邪恶。
《三国志·蜀志·杨戏传》:“於是世主感而虑之,初自燕代则仁声洽著,行自齐鲁则英风播流……故能承高祖之始兆,复皇汉之宗祀也。然而奸凶怼险,天征未加,犹孟津之翔师,复须战於鸣条也。”
时间: 2024-11-08 22: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