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王肃传原文及翻译 三国志王肃传的译文

  《三国志·魏书·王肃传》的原文:王肃,琅邪临沂人。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秘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奔。

  高祖幸邺,闻肃至,虚襟待之,引见问故,甚哀恻之。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因言萧氏危灭之兆,可乘之机,劝高祖大举。高祖器重礼遇日有加焉,或屏左右相对谈说,至夜分不罢。肃亦尽忠输诚,无所隐避。寻除辅国将军,赐爵开阳伯;肃固辞伯爵,许之。

  二十年七月,高祖以久旱不雨,辍膳三旦,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何为而来。肃对曰:“伏承陛下辍膳已经三旦,群臣焦怖,不敢自宁。臣闻尧水汤旱,自然之数,须圣人以济世,不由圣以致灾。”高祖遣舍人答曰:“昔尧水汤旱,赖圣人以济民,朕虽居群黎之上,今日之旱,无以救恤,应待立秋,克躬自咎。”是夜澍雨大降。

  高祖伐淮北,令肃讨义阳,未克,而萧鸾遣将裴叔业寇涡阳。刘藻等救之,为叔业所败。肃表求更遣军援涡阳,高祖得表览之怃然,曰:“当以藻等锐兵新败于前,事往势难故也。今日之计,唯作必克之举。”肃乃解义阳之围,以赴涡阳,叔业乃引师而退。以破裴叔业功,进号镇南将军,封汝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

  高祖崩,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同为宰辅,征肃会驾鲁阳。肃至,遂与禧等参同谋谟。禧兄弟并敬而昵之,上下称为和辑。唯任城王澄以为憾焉。每谓人曰:“朝廷以王肃加我上尚可。从叔广陵,宗室尊宿,历任内外,云何一朝令肃居其右也?”肃闻其言,恒降而避之。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

  肃频在边,悉心抚接,远近归怀,附者若市。清身好施,简绝声色,终始廉约,家无余财。景明二年薨于寿春,年三十八。有司奏以肃忠心大度,诏谥宣简。

  译文:王肃,琅邪临沂人。王肃年少时聪颖善辩,广泛阅读经籍史书,有着远大的志向。出仕萧赜政权,历任著作郎、太子舍人、秘书丞等职。王肃自称《礼记》《易经》是自己的专长,也没能通晓它的大义。他的父亲王奂及兄弟都被萧赜杀害,王肃从建业来投奔魏高祖。

  高祖到了邺城,听说王肃到来,虚心接待他,召见他询问归顺的原因,高祖很同情他的遭遇。于是又谈到治国的策略,王肃陈说安定的策略,很切合皇帝的心意。高祖赞叹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促膝畅谈到日影偏移,未感到久坐的疲劳和时间的长久。于是又趁机说到萧氏有灭亡的先兆,有可以利用的机会,劝高祖南征。高祖对王肃的器重与优待每日都在增长,有时让身边的人退避与他对坐交谈,到夜半不肯停止。王肃竭心尽力献出诚心,没有丝毫隐瞒。不久就被授予辅国将军,赐爵开阳伯;王肃坚决辞谢伯爵之位,高祖答应了他。

  二十年七月,高祖因为长期干旱没有下雨,停止膳食三天,百官上朝,被带到中书省。高祖在崇虚楼,派左右亲近的人询问百官为什么上朝。王肃回答说:“陛下停食已经三天了,群臣焦急担忧,不敢自己安宁。臣听说尧时遇到过水灾,汤时遇到过旱灾,这是自然的规律,一定要等待圣人来救济世人,却不是因圣人的言行招致了灾害。”高祖派左右亲近的人回答说:“过去尧遇水灾,汤遇旱灾,依赖圣人才拯救了百姓,朕虽然位居万民之上,今日的旱灾,无法补救抚恤,等待立秋以后,朕一定反思自责。”当晚就降下了大雨。

  高祖讨伐淮北,命令王肃讨伐义阳(萧鸾),没等攻克,萧鸾便派遣将领裴叔业侵犯涡阳。刘藻等人去救援,被裴叔业打败。王肃上表高祖请求另派军援救涡阳。高祖拿到表章看后内心黯然,说:“应该是因为刘藻等精兵刚刚失败,王肃认为战事像前次一样很难取胜的缘故(才上表)。今天的计策,只有作取胜的打算(才能成功)。”王肃于是解除义阳之围,率军奔赴涡阳,裴叔业于是领兵退去。王肃因为打败裴叔业的功劳,提拔为镇南将军,被封为汝阳县开国子,给予三百户的封地。

  高祖去世,临终下诏任命王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一起任辅政大臣,征召王肃至鲁阳共同处理事务。王肃到鲁阳后,就与王禧等一起参与谋划。王禧兄弟都敬重而亲近他,上下堪称和睦。只有任城王澄认为是憾事。常对别人说:“朝廷把王肃安置在我上面还可以,而堂叔广陵,是宗室中年尊德高者,历任内外要职,为何突然让王肃位居他的上面?”王肃听到他的话后,常常降低身份回避他。不久王肃被王澄奏章弹劾,说王肃谋反,诬告不久就被澄清了。

  王肃多次驻扎边塞,尽心竭力安抚外邦,远近民众归顺,依附他的人多得像集市上的人一样。王肃自身清廉喜好施恩,不爱好声色,始终廉洁简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景明二年王肃在寿春去世,时年三十八岁。有司上奏认为王肃忠心大度,皇帝下诏赐王肃谥号为宣简。

时间: 2024-12-16 02:36:28

三国志王肃传原文及翻译 三国志王肃传的译文的相关文章

宋史王安石传原文及翻译解析 王安石传原文及其翻译

<宋史·王安石传>原文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

杨烈妇传文言文翻译 杨烈妇传原文及翻译

<杨烈妇传>翻译:建中四年(公元738年),李希烈在攻占汴州后,接着又掠夺了陈州.其部队分拨出几千士兵,一直前进抵达项城县,将要掠取项城的财物.俘虏捆绑这里的男女.军队到了陈州会聚.县官李侃不知怎样为好,他的妻子杨氏说:"您是县官,叛贼到了应当守卫,即便是力量不足,身死而已,也是忠于职守.您假如逃跑,那么谁来守城?" 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杨氏说:"假如不守住,县城将被叛贼抢夺去?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叛军的积蓄,政府的财库都成

桑怿传翻译 桑怿传原文及翻译

<桑怿传>翻译节选:桑怿是开封雍丘县人,他的哥哥桑慥因为参加进士考试而有名.桑怿也参加进士考试,却两次都没有考中,便到汝州.颍州间游历,在龙城获得废弃的田地数顷,退出科举考试尽力进行耕作.因年成不好,汝州附近的各县盗贼很多,桑怿找到县令对他说:"我想当耆长,在乡间往来巡查奸民."县令同意后,桑怿就召集乡村少年,并告诫说:"盗贼的事不能干了,我在这里,就不能容忍你们!"少年们连声答应. 里老父儿子死了没有入棺,盗贼夜晚就把尸体的衣服脱了.里老父害怕,又没有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的翻译 安丙传原文及翻译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淳熙年间考中进士,调任大足县主簿.任隆庆府通判,嘉泰三年,郡中发大水,安丙禀告守臣张鼎,发放常平仓的粮食救济灾民.不久又开凿山石使溪水改道,从此没有水灾.任大安军知军,发生旱灾,百姓吃饭困难,安丙用自家财产到下游买了几万石米来救济.事情报告皇帝后,下诏增加一级官阶.开禧二年,程松担任四川宣抚使,吴曦做他的副职.程松晚上邀请安丙商议. 安丙向程松说吴曦一定会贻误国事,程松没有明白(安丙的意思).因为安丙曾经是吴曦父亲的门客,一向了解吴曦.开禧三年正月甲午日,吴曦冒称伪号建置百

刘沆为官翻译注释 宋史李沆传原文及翻译

<刘沆为官>的选节翻译:刘沆,字冲之,吉州永新人.成人后,洒脱任性.考进士没中选,自称"退士",不再参与科举,他的父亲尽力鼓励他.天圣八年,他才考中科举,选为进士第二名,担任大理评事.舒州通判.有一件大案历年没能判决,刘沆用几天时间就判决了. 章献太后建资圣浮图,内侍张怀信倚仗皇帝诏令,督促工程严厉,州将乃至上书称病不敢任职,刘沆上奏罢免了张怀信.一再升迁,担任了太常丞.直集贤院,出京担任衡州知州.当地大姓尹氏欺负邻居年老子幼,想强占他家的田产,于是假造了买卖田契,等到邻家

范仲淹修学时最为贫窭与刘翻译 宋史·范仲淹传原文及翻译

"范仲淹修学时最为贫窭"出自文言文<范仲淹断齑画粥>,译文为:范仲淹读书时十分贫穷,与一位刘姓同学一起住在长白山的僧房里.他每日将两升粟米煮成一锅粥,过了一个晚上,粥便凝结了,范仲淹用刀把它切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切十几根酱菜,备好半盂醋,加入少许盐,用锅加热后再吃了它,像这样度过了三年. <范仲淹断齑画粥>的原文 "修学时最为贫窭,与刘--"出自文言文<范仲淹断齑画粥>,原文为: (范仲淹)修学时最为贫窭,与刘某同在长白山僧舍,

王羲之传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王羲之传原文及翻译

译文: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祖父王正,官至尚书郎:父亲王旷,做过淮南(今安缴当涂.芜湖一带)太守.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经宣而著称. 他员擅长书法,为古今之冠.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警,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悦.王承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 有一次,太尉都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追

宋史欧阳修传文言文及翻译 宋史欧阳修传文言文及翻译节选

<宋史·欧阳修传>文言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锼刻骈偶,淟涊弗振,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苏舜元.舜钦.柳开.穆修辈,咸有意作而张之,而力不足.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庄太常传》全祖望翻译 《庄太常传》全祖望的翻译

<庄太常传>的翻译:庄太常,名元辰,字起贞,是鄞州人.庄太常为人公正严明,秉性刚直,不愿意跟从他人,阿谀奉承;庄太常下笔常文思泉涌,性格倔强,常傲视一切;庄太常脱下布衣,担任南太常博士有八年,不曾升迁;他在京城僻静的衙门做官,有着清白的声望,淡泊名利. 全祖望<庄太常传>的译文 庄太常名庄元辰,字起贞,鄞州人.他性格刚直,毫不苟且,不愿意随波逐流,阿附权貴,下笔便文思如泉涌,为人倔强,傲视一切.脱去布衣,开始担任官职,任南太常博士,八年没有升迁,官居闲职,声望清白,淡泊名利. 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