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译文简短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

  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注释

  ⑴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南。

  ⑵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

  ⑶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⑷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行:散步。

  ⑸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⑹遂:于是,就。至:到。寻:寻找。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⑺寝:睡,卧。

  ⑻相与:共同,一起。中庭:庭院里。

  ⑼空明:形容水的澄澈。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⑽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⑾盖:句首语气词,大概是。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⑿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记承天寺夜游》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却“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到写这篇文章时已经快满四年。苏轼气味相投的友人张怀民此时也谪居黄州,暂寓承天寺,因有此文。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时间: 2024-12-10 07:04:14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简短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的相关文章

阅微草堂笔记翻译译文 阅微草堂笔记翻译

表叔王碧伯的妻子死了,有阴阳家推算出某日夜里11点到1点钟王碧伯妻子的鬼魂要回家一趟.这时,全家人都必须出门避开.到了子刻,一名盗贼打扮成煞神的样子,翻过墙进到屋里,刚把藏物的小箱子打开,捞到簪子耳环首饰,恰巧另一名盗贼也扮成煞神进到这家,还学着呜呜的鬼叫,渐渐接近.先进到屋里的盗贼心中害怕,慌慌张张逃了出来,两个人在庭院里相遇,彼此都把对方当做真的煞神. 狰狞的面目.怪异的衣饰,吓得心跳剧烈,魂魄出窍.顿时,面对面昏倒在地.天亮以后,一家人哭哭啼啼回转家门,见到庭院里昏倒两人,仔细一看,大为惊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表达了作者什么的心情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古诗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描绘了作者对年少时外出游玩的经历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少时生活的怀念之情.<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作者是宋代词人李清照,这首词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大约写于李清照到达汴京后,还未出嫁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原文 李清照 [宋代]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译文 经常回忆起日暮时分曾在溪边亭中游玩,沉迷在美景中而忘了回家的路.直到尽兴了,才在天黑时乘船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全文 记承天寺夜游的译文

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全文简短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记承天寺夜游主旨句 记承天寺夜游主旨句是什么

<记承天寺夜游>的主旨句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表达了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感叹闲适自在的自然生活,同时也隐含诗人对官场生活与官场小人的鄙夷. <记承天寺夜游>的译文 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入睡,这时看见月光从门户照进来,我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突然想到没有人和我一起游乐,我就到承天寺去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着,我和他一起在庭院里散步.被月光照耀的地面像积满清水一般澄澈透明,还有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夜没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的翻译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全文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

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记承天寺夜游的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核舟记译文简短

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把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殿.器具.人物,甚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哪一样是不能按照这木头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和姿态.他曾经赠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乘小船游览赤壁的图案. 核舟从头到尾长约有八分多,约有两个米那么高.中部高起而宽敞的地方是船舱,上面覆盖着箬竹船篷.船舱旁边有小窗户,左边和右边各有四扇,总共八扇.打开窗子看,可以看见雕花的栏杆,左右对称.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