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修辞手法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修辞是什么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用了夸张和并提的修辞手法。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是正午和晚上就看不见日月。并提指的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句子紧凑,文辞简练。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出处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出自南北朝作者郦道元的文言文《三峡》,原文如下: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时间: 2024-10-30 13:23:07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修辞手法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修辞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的修辞手法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答:不是这样的.设问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一种修辞手法.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

清明节为什么都是4月4号或者5号 清明节都是公历4月4日或4月5日的原因

清明节多在4月4号或者4月5号的原因是,从二十四节气来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乙位"(太阳黄经为15°)时,就是清明节.而太阳黄经为15°的这一天就在4月4日-6日之间,多为4月5日. 清明节为什么都是4月4号或者5号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且还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在4月4日-4月6日之间,多为4月5日. 根据<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也就是说,春分过后的第五个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的修辞手法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渔船上的灯火比作萤火虫发出的微光,勾勒出一幅幽静的江边月夜图,寄寓了诗人心中寂寞单调.茫然无奈的情感. <舟夜书所见>的赏析 诗人描绘出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仅用几笔就出勾勒出这转瞬即逝的景物.全诗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露似真珠月似弓是描写什么季节的 露似珍珠月似弓是什么季节

"露似真珠月似弓"描写了秋季深夜的景色.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露水比作珍珠,将月亮比作弓,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赏析 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夕阳落照中的江水,首句中的"铺"字用得极妙,"铺"字显得十分委婉与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意思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茫茫大漠上万千砂砾比作霜雪,将燕山上的月亮比作弯钩,表现出一幅孤寂凄清的边疆景色,营造出一种悲凉肃杀的氛围. 大漠沙如雪的出处 "大漠沙如雪"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全诗如下: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立春日禊亭偶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立春日禊亭偶成宋张拭

<立春日禊亭偶成>表达了诗人对冬去春来的喜悦之情,抒发了诗人对生机盎然的初春景象的喜爱与赞美.<立春日禊亭偶成>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张栻.张栻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著有<南轩集>. <立春日禊亭偶成> 朝代:宋代 作者: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差差. <立春日禊亭偶成>的译文 时近年终冰霜渐渐减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晓. 眼前只觉一片生机盎然,东风吹来水面绿波荡摇. <立春日禊亭偶成>的作者 &l

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翻译 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的翻译是

"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翻译是:过去苏子美的<沧浪亭记>,是写亭子的胜景.出处:明·归有光<沧浪亭记>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4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 白话释义: 文瑛和尚居住在大云庵,那里四面环水,从前是苏子美建造沧浪亭的地方.文瑛曾多次请我写篇<沧浪亭记>,说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有哪些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用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 诗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内容为: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诗的前两句描写残阳照射在江面上,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

文武分职将相殊途开始于什么时期 文武分职将相殊途事件影响

文武分职.将相殊途的萌芽开始于春秋时期.当时人们已比较倾向于用"将军"或"将"来称呼军事主官.而孔子在传授私学时改革教育的内容,改传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诗.书.礼.乐.易.春秋",专重思想文化教育,则揭开了古代教育文.武分途的序幕.所以到春秋末年,文武分职的萌芽已依稀可见. 文武分职将相殊途事件影响 文武分职.将相分置对于健全和巩固国君集权的军事领导体制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有力保证了国家政治权力的独立和集中,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