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翻译及注释 伤仲永原文

  翻译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注释

  伤:哀伤,叹息。

  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是王安石外祖父吴玫的家乡。

  隶:属于。

  生:生长到。

  识:认识。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

  求:要。

  异:对······感到诧异。

  借旁近:就近借来。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与:给。.

  养:奉养,赡养。收族:团结宗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

  一:全。

  指:指定。就:完成。

  文:文采。理:道理。

  邑人:同(乡)县的人。奇:对······感到惊奇(奇怪)。

  稍稍:渐渐。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

  乞:求取。

  《伤仲永》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赏析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这篇文章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伤仲永》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时间: 2024-11-28 22:11:55

伤仲永翻译及注释 伤仲永原文的相关文章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过秦论原文翻译及注释

<过秦论>原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

曹植聪慧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曹植聪慧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曹植聪慧>翻译:曹植十多岁的时候,能诵读<诗经>.<论语>及诗词歌赋十几万字,善于写文章.曹操曾看到他的文章,对曹植说:"你请人代笔写的吧?"曹植跪拜回答说:"话说出来是言论,落笔写下来成文章了,您只要当面考我,我怎么会请人代笔写呢?"注释:赋:古代的一种文体. 原文原句 曹植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的翻译及注释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高中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和翻译及注释高中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学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学弈文言文原文

<学弈>翻译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弈秋教导两个徒弟下棋,其中一人十分认真,专心,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大雁将要飞来,想要用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明显不如前者高.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者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学弈>注释 ①弈:下棋. ②秋:人名. ③通国:全国. ④之:的. ⑤善:善于,擅长. ⑥使:让. ⑦诲:教导. ⑧其:其中. ⑨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⑩之:指弈

祖逖闻鸡起舞翻译及注释 祖逖闻鸡起舞原文

翻译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在同一个寝室睡觉时,半夜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并不是不祥之兆."于是起床舞剑. 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事顾问长官.祖逖住在京口,集合了一批骁勇雄健的士兵,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如果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派像我一样的

敕勒歌古诗翻译及注释 敕勒歌古诗原文

翻译 在敕勒川的平原上,在高峻的阴山下,天像一顶宽大无比的蒙古包,笼罩着四面八方辽阔的原野.青天苍苍,大地茫茫,风吹过来草低头,顿时显出成群成群肥硕的牛羊. 注释 1.敕(chì)勒:种族名,又叫铁勒,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一说即维吾尔族. 2.敕勒川:敕勒民族居住处,在今山西.内蒙古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川,平原.一说河流. 3.阴山:山脉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起于河套西北,绵亘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和内兴安岭相接. 4.穹(qióng)庐:

陈万年教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陈万年教子原文

翻译 陈万年是朝廷中显赫的大官,(他)曾经病了,叫来儿子陈咸跪在床前告诫他,说到半夜,陈咸睡着了,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想要拿棍子打他,说:"你父亲教育你,你反而睡觉,不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陈咸叩头认错,说:"我都明白您所说的话,主要的意思是教我谄媚奉承!"陈万年才不敢再说话. 注释 1.尝:曾经. 2.戒:同"诫",告诫. 3.语:谈论,说话. 4.睡:打瞌睡. 5.欲:想要. 6.杖:名词用作动词,用棍子打. 7.之:代词,指代陈咸

詹何钓鱼原文翻译及注释 詹何钓鱼的原文

翻译 詹何用单股的蚕丝做钓鱼的丝绳,用芒刺做钩,用细竹做钓竿,用剖开的米粒作为钓饵,在有百仞深的深渊中.湍急的河流里钓到的鱼可以装满一辆车,钓丝还不断,钓钩没有被扯直,钓竿没有被拉弯. 楚国的国王听说了这件事觉得很惊异,就把他叫来问他原因. 詹何说:"听我已经逝去的父亲说过,古代善射的人射箭啊,曾经用拉力很小的弓.纤细的丝绳,顺着风一射,一箭连射两只黄鹂鸟,(因为)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原因啊.我按照他的这种做法,模仿着学习钓鱼,五年才完全弄懂其中的道理.现在我在河边持竿钓鱼时,心中不思虑杂事,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