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翻译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意思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翻译: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该句出自宋代词人柳永所作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全诗表达了诗人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

  《雨霖铃·寒蝉凄切》原文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寒蝉凄切》翻译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今后就是春花秋月、良辰美景,对我也如同虚设。纵然有千万种蜜意柔情,又能向谁去倾吐呢?

  《雨霖铃·寒蝉凄切》注释

  ⑴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调见《乐章集》。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⑵凄切:凄凉急促。

  ⑶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⑷都门:国都之门。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无绪:没有情绪。

  ⑸留恋处:一作“方留恋处”。

  ⑹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这里用作对船的美称。

  ⑺凝噎(yē):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⑻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⑼暮霭(ǎi):傍晚的云雾。沈沈(chén chén):同“沉沉”,深厚的样子。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

  ⑽那(nǎ)堪:哪能承受,怎能经受。那,同“哪”。

  ⑾今宵:今夜。

  ⑿经年:年复一年。

  ⒀良辰好景:一作“良辰美景”。

  ⒁纵:即使。风情:风采、情怀。亦指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情,一作“流”。

  ⒂更:一作“待”。

  《雨霖铃·寒蝉凄切》赏析

  《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雨霖铃·寒蝉凄切》创作背景

  这首《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雨霖铃·寒蝉凄切》作者介绍

  柳永,宋代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词风婉约,词作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创作慢词独多,发展了铺叙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有重要作用。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生平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有《乐章集》。

时间: 2024-12-16 08:50:57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翻译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意思的相关文章

周处知错文言文翻译 周处知错原文及翻译

<周处知错>文言文翻译: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 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

秋处露秋寒霜降处指的是什么 秋处露秋寒霜降是什么诗

"秋处露秋寒霜降处"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四个节气.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的说法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大概日期是每年公历的8月7日到9日.立秋的意思就是秋天开始了,是秋天的起点,同时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大概日期是每年公历的8月22日到24日.处暑的意思就是出暑,也就是炎热将

杨柳岸晓风残月意思 杨柳岸晓风残月翻译

意思: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晓风:清晨破晓时的清风.该句出自宋代词人柳永所作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表达了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雨霖铃·寒蝉凄切>原文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洛阳处天下之中全文翻译 洛阳处天下之中怎么翻译

"洛阳处天下之中"的翻译是洛阳地处全国的中部."洛阳处天下之中"出自<书洛阳名园记后>.<书洛阳名园记后>的文言文选节翻译:洛阳处于中国的中心,凭藉肴山与渑池的险阻,控制秦川和陇山的要冲,并且充当了赵.魏两地的堡垒,可以说是四方必争之地了.中国若是平安无事还算罢了,一旦发生变乱,洛阳必将首先遭受兵灾.因此我曾经说过:"洛阳的兴盛与衰败,便是中国安定和战乱的预兆啊!" 当唐代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在东都洛阳建馆舍.置宅第的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意思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翻译

意思:此生的此夜不易始终这样美好,明年的明月将在什么地方赏观?该句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阳关曲·中秋作>.这首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阳关曲·中秋作>原文 阳关曲·中秋作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中秋作>翻译 晚间云雾全都收尽,高空中溢出一片清寒.银河悄然无声,天上缓缓移动着白玉圆盘. 此生的此夜不易始终这样美好,明年的明

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意思 日暮乡关何处是怎么翻译

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意思:天色已晚,不知何处是我家乡?此句出自唐代诗人崔颢的七言律诗<黄鹤楼>,作者以描绘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怀乡之情. 作品原文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天色已晚,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周处年少时文言文翻译 周处年少时文言文译文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翻译 如何翻译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意思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翻译

山石小路通上山巅弯弯又斜斜,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这句诗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年间登进士第,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诗意赏析: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