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描写了什么画面 三衢道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三衢道中》描写了诗人游三衢州时在路上看到的景象,写了在梅子黄时山中的景象。展现了山中树木葱郁,鸟声阵阵的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愉悦的心情。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

  梅子成熟的时候,每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坐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

  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赏析

  诗的首句写了出行的时间,表明如今正式江南梅雨季节,而此时却是晴天,使得诗人的心情也为之一爽。次句写出行路线,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

  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产生起伏,引出新意,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

时间: 2024-11-04 17:48:30

三衢道中描写了什么画面 三衢道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的相关文章

观沧海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观沧海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观沧海>描绘除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此诗以景托志,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表达了诗人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抒发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

十五夜望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十五夜望月所描绘的画面

诗人写了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通过对庭院.白色的地面.大树.鸦雀.露水.桂花.月亮的描写,描绘出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描绘的画面 诗人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图.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梦乡.在万籁俱寂的深夜,秋露轻盈无迹,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思想主题 全诗分为两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

村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村居勾画了一幅什么图

<村居>描绘了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字里行间透露出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村居>中描写的景物 <村居>中描写的景物有草.莺.湖堤.杨柳.炊烟等,诗中描

竹石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竹石前两句描绘了什么画面

竹石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竹子牢牢咬住青山绝不放松,竹根扎在碎裂的山岩之中的画面.这里用了"咬定青山""立根"和"破岩",既是实写竹,也是暗喻人的坚定立场.诗中用的"咬"字,极为有力,充分地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立根原在破岩中"表明了劲竹对生活条件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极强. <竹石>原诗内容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句的意思是:紧紧咬定青

鸟鸣涧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鸟鸣涧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鸟鸣涧>描绘了夜晚山间里静谧.清幽的景色.在春夜的山谷里,一片空寂,落花无声飘落;月亮升起时的光亮惊飞了栖鸟,鸟儿在山涧里不时地鸣叫.全诗勾勒出一幅空寂.静默的春夜山谷图,表现出诗人洒脱.闲适的心境. <鸟鸣涧>的赏析 <鸟鸣涧>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表现出静谧的意境,以及诗人心境的洒脱.前两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表现出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竹里馆主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竹里馆描绘了什么景象

<竹里馆>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竹林,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的画面.诗中没有特地描写景色,而是着重描写了人在竹林里的活动,传达出诗人宁静.悠然自得的心境.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赏析 诗中用"幽篁"."深林"."明月"六个字描写了夜晚的景色,"独坐.弹琴.长啸"六字描写人物活动,创造出一个令人向往的意境.整首诗通过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传达

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登幽州台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登幽州台歌>描绘了诗人登上幽州台远望的景象.全诗对幽州台没有作一字描写,主要抒发诗人登台的感慨,以饱满深邃的情感将诗人作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立于诗歌画面的中心,抒发了诗人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悲愤之情. <登幽州台歌>的翻译 在历史的长河里,向前望也看不见古代圣明的君主;向后看,也看不见后世会有的明君.感叹天地悠悠,我独自一人悲伤落泪. <登幽州台歌>的创作背景 <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陈子昂,陈子昂具有强烈的政治抱负,却在仕途上接连受挫,诗人感

惠崇春江晚景描绘了一幅什么的画面 惠崇春江晚景本诗描绘了什么的画面

<惠崇春江晚景>描绘的是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是一首题画诗,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作者简介 苏轼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号铁冠

惠崇春江晚景描绘的一幅是什么画面 惠崇春江晚景本诗描绘了什么的画面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被染成一片嫩绿,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看到了满地的蒌蒿,发芽的芦笋,显示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有两三枝桃花已经盛开,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