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什么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王昌龄的什么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句诗的意思是: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晶莹纯洁。

  《芙蓉楼送辛渐》的原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译文:

  秋冬时节的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天亮的时候送别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往丹阳城南望去,只见秋海阴雨茫茫;向丹阳城北望去,只见楚天层云深深。

  芙蓉楼上送你离去,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尽兴。四周一片寂静,对着寒冷江天,只有高悬的明月照我心。

时间: 2024-09-01 10:08:55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什么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王昌龄的什么的相关文章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什么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什么诗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此句为诗作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渴望报效祖国.收复边疆的强烈愿望.全诗为:"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六首·其一>译文 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

良人罢远征出自唐代诗人 良人罢远征出自唐代诗人谁

良人罢远征出自唐代诗人:李白.该句出自<子夜吴歌·秋歌>,全诗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译文: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声.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夫君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 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出自唐代诗人谁的秋风引 秋风引翻译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风引>,此诗表面写秋风,实际却是在感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其妙处在于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而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 <秋风引>原文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风引>翻译 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一群群大雁.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上,愁苦的孤客最先听见. <秋风引>注释 1.引:文学或乐曲体裁之一,有序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李白的哪首诗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意思是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这组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二年.此前一年李白初入长安,此时供奉翰林,胸中正怀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全诗为: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译文为: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

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的唐朝诗人是谁 被称为郊寒岛瘦的是谁

唐朝诗人孟郊与贾岛因其诗风寒苦,所以被称为"郊寒岛瘦".郊寒岛瘦原本是指孟郊.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 孟郊简介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是我国唐朝的杰出诗人.由于孟郊的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所以被人们称之为"诗囚",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代表作有<巫山曲>.<织妇辞>.<寒地百姓吟>.<游子吟>等. 孟郊的诗主旋律是中下层文士对穷愁困苦的怨怼情绪,这是他的人生经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达了诗人爱国爱民的情怀.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朝中做官就担忧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忘记为君主担忧. <岳阳楼记>的全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胜日寻芳泗水滨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其原文为:"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而现在世人更熟悉的是后一句,其中"万紫千红"更是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春日>翻译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春日>赏析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

胜日寻芳泗水滨什么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全诗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春日>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七言律诗,同时还是一首咏春哲理诗,其全诗为:"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春日>赏析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

何处秋风至出自唐代诗人谁的作品 何处秋风至是谁的诗

何处秋风至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风引>.这首诗借景抒情,主要表达的其实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随处存在,风吹树动,萧萧木叶,那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秋风引>原文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风引>赏析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看,可能脱胎于<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