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寒独自开的全诗是什么诗 凌寒独自开的全诗

  凌寒独自开的全诗是《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

  《梅花》原文

  梅花

  北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翻译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梅花》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地。知:知道。

  3、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梅花》赏析

  此诗语言朴素,对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绘,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这里写梅花没写她的姿态,而只写她“独自开”,突出梅花不畏寒,不从众,虽在无人偏僻的地方,仍然凌寒而开,写的是梅花的品质,又像写人品。“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后两句,重点放在梅花的幽香上,“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

  《梅花》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意思就是纷发有钱有权者能力范围内的钱财和食物来救助平民或灾民),富国强兵,进行全面改革。而反对者谤议不断,熙宁七年(1074)春,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王安石罢相。

  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此时作者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的地方,因此写下此诗。

  《梅花》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

  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时间: 2024-12-05 19:05:34

凌寒独自开的全诗是什么诗 凌寒独自开的全诗的相关文章

木兰当户织全诗《木兰诗》翻译

木兰当户织出自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的<木兰诗>,全诗是: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

凌寒独自开的全诗是什么诗 《梅花》翻译

凌寒独自开的全诗是一首咏物诗,此诗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所作的<梅花>.诗中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为国家强盛而不畏排挤和打击的人.全诗语言朴素,看似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梅花>原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翻译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梅花>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离离原上草全诗的诗名 离离原上草全诗的诗名是什么

"离离原上草"全诗的诗名为<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是白居易.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篇,作者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显示友人之间依依惜别时的绵绵情谊.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 诗的一.二句描写了春草的茂盛,以及春草岁岁循环,生生不息的规律;三.四句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诗的五.六句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诗的最后两句用绵绵不尽

煮豆燃豆萁的全诗 七步诗翻译

全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煮豆燃豆萁"出自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所作的<七步诗>,这首诗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 <七步诗>翻译 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七步诗>注释 萁(qí):豆茎,晒干后用作柴火烧. 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煎:煎熬,比喻迫害. 燃:燃烧. 泣:小声哭. 本:原本,本来. 何:何

凄凄惨惨戚戚完整诗 凄凄惨惨戚戚全诗

全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我到处找,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寂静,我不由得感受到凄凉.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以调养.两杯淡酒怎能抵御心头的悲伤呢.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 院子里的黄花掉落堆满了地面,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

一树梨花压海棠原诗 一树梨花压海棠全诗

原诗: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这首诗委婉的表达了"老牛吃嫩草"的意思. 作品原文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相关资讯 "一树梨花压海棠"是广见于明代迄今笔记小说的民间段子,目前发现的最早版本出自明代蒋一葵的<尧山堂外纪>.之后如<北华月刊>.<寄庐茶座>.<拾慧篇>等书都收录有类似的段子,故事主人公和诗句各有不同,但都没说作者是苏轼,只说

相知无远近是什么诗 解释相知无远近全诗

出自张九龄的<送韦城李少府>,是张九龄任职洪州时送别挚友所作."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是千古名句,为后人传诵. 原文 送韦城李少府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译文 送别客人南昌县尉,路旁驿亭拜别贵宾时,正是春天.美丽野花尽收眼底,林中鸟鸣犹感清新.告别县城踏上回乡路,归车走向白马津.知己挚友不分远近,相隔万里如同邻居.

莫笑农家腊酒浑全诗 莫笑农家腊酒浑全诗是什么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嘲笑农村人家在腊月里酿的酒是浑浊的,他们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是非常的丰盛.走在一重重山一道道水之中担心无路可走,柳色深绿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美好的月色出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赏析 本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之手,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整首诗主要描

村晚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 村晚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村晚>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赞美以及喜爱之情.这是一首描写乡村傍晚景色的诗,落日.回家的牧童在诗人的描绘下,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更是选取池塘.短笛等,让我们感受到乡村的美好,表达出了作者对于恬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村晚>的全文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晚>主要描写哪些景物 <村晚>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水草.池塘.群山与落日,勾勒出一幅静谧的乡村晚景图.池塘里长满了水草,池水溢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