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描写的是 元好问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描写的是

  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描写的是大雁。“问世间情为何物”出自元好问的词作《摸鱼儿·雁丘词》,这首词写于元好问赴并州应试途中。当时诗人听闻了一只大雁因为自己的伴侣被捕杀而殉情而死的故事,便买下这对大雁,将它们合葬并写下了这首词。

  《摸鱼儿·雁丘词》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译文

  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令这两只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

  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

  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到此刻,方知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儿女更加痴情!

  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应该知道,此去万里,形孤影单,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汉武帝巡幸游乐的地方,每当武帝出巡,总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热闹,而今却是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

  武帝已死,招魂也无济于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却不会再归来了!

  双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莺儿燕子一般,死后化为一抔尘土。

  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狂歌纵酒,寻访雁丘坟故地,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时间: 2024-10-30 03:05:56

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描写的是 元好问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描写的是的相关文章

墨池记的北宋著名文学家是 墨池记作者是谁

<墨池记>的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墨池记>借王羲之墨池遗迹这一传说,来重点论述王羲之本人努力的过程,强调后天刻苦学习的重要性.全文通过记叙.议论的交替出现,来突出主题,是一篇文情并茂而又议论风生.结构谨严而又笔法活脱的优秀作品.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曾巩,1019年9月30日即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九出生,1083年4月30日

北宋著名文学家 北宋著名文学家是谁

北宋文学家有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秦观.陆游.晁补之.贺铸.张元干等人.北宋文学的成就包括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方面,其中词的成就最高,诗.散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 北宋文学的介绍 北宋文学的成就包括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北宋初期,北宋文学继承了晚唐的风格,用词浮艳,常作唱和酬答之用.直到欧阳修带起的第二次古文运动,文人才以平实的语言来创作,加上内容多反映生活时弊,雅俗共赏,文学创作进入了高峰期.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景物 惠崇春江晓景描写的景物有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竹.桃花.春江水.鸭.篓篙.芦芽和河豚,其中河豚是作者想象的.全诗着意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赞美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什么所见所闻 十五夜望月描写的所见所闻

<十五夜望月>描写了诗人在中秋月夜独立于庭院中时的所见所闻.诗人所见之景是月光照射在庭院地面的景象,凄清的月光仿佛给地上铺上了霜雪;诗人所闻之声就是树荫里逐渐消停的鸦鹊声;诗人还能闻到深夜里秋露打湿庭中桂花所传来的桂花香.诗人以其凄清的意象展现了在中秋望月时分一种思深情长的心境. <十五夜望月>的赏析 <十五夜望月>的首句"中庭地白树栖鸦",让人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冷露无声

清明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情景 清明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

清明描写的是春季的情景.原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意思是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知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 <清明>注释 1.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2.纷纷:形容多. 3.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

夜宿山寺其中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夜宿山寺其中的千古名句是

<夜宿山寺>其中的千古名句是: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两句诗采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来烘托山寺的高耸,在星汉灿烂的夜空中,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原文及翻译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翻译: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赏析 <夜宿山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三衢道中描写什么景色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初夏时节.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曾几,是当时作者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下的,抒发了作者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作品原文及翻译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翻译: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赏析 <三衢道中>是作者游浙江衢州三

出塞描写了什么景物 出塞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出塞>描写了明月和长城这两个景物,诗人通过对景物和历史人物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自己对和平的期盼和渴望,又有对当时朝廷用人不当的现象的暗讽. <出塞·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赏析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讲了虽然历史大有变换,但是征战却从未间断,表现出战争的时间之长:第二句描写了男儿征战沙场的情形,留下了多少的悲剧.三.四句描述了诗人和百姓们的愿望,希望可以有一位"飞将"可以出现,平息战乱

咬定青山不放松描写的植物是 咬定青山不放松描写的植物是什么

"咬定青山不放松"描写的植物是松树,这句诗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这是一首赞美岩竹的诗,整首诗赞美了竹子顽强又执着的品质.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赏析 这首诗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诗中的竹子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