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翻译 伤仲永译文

  翻译

  金溪县,有一个百姓名为方仲永,他家世代以耕种为生。仲永长到五岁的时候,还没有见过书写的工具,忽然有一天,啼哭着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借书写工具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就能立刻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到老家金溪,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他说:“方仲永已经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才能是上天赋予的,远胜过其他有才能的人。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伤仲永》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注释

  伤:哀伤,叹息。

  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是王安石外祖父吴玫的家乡。

  隶:属于。

  生:生长到。

  识:认识。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

  求:要。

  异:对······感到诧异。

  借旁近:就近借来。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与:给。.

  养:奉养,赡养。收族:团结宗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

  一:全。

  指:指定。就:完成。

  文:文采。理:道理。

  邑人:同(乡)县的人。奇:对······感到惊奇(奇怪)。

  稍稍:渐渐。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

  乞:求取。

  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利,认为······有利可图。

  日:每天。扳(pān):通“攀”,牵,引。环:四处,到处。谒:拜访。

  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

  从:跟随。先人: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前时之闻:以前的名声。

  复:又,再。

  泯(mǐn)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众人,常人。

  王子:王安石的自称。

  通:通达。悟:聪慧。

  受:接受。天:先天。

  贤:胜过,超过。于:比。材:同“才”,才能。

  卒:最终。

  于:被。不至:没有达到要求。至,达到。

  彼其:他。

  已:停止。耶: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

  《伤仲永》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时间: 2024-12-16 00:00:29

伤仲永翻译 伤仲永译文的相关文章

伤仲永翻译 伤仲永的全文

<伤仲永>的翻译:金溪的平民方仲永,家中世代以种田为生.仲永长到五岁时,从没有见过书写工具,突然哭着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从邻居家借来给他,他当下就写了四句诗,同时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同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伤仲永翻译

一.<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伤仲永>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

仲父仲父什么意思 仲父的意思是什么

仲父的意思是父亲的大弟,仲父也是春秋时齐桓公对管仲的尊称."仲父"出处<释名·释亲属>:"父之弟曰仲父--仲父之弟曰叔父.":<荀子·仲尼>:"﹝齐桓公﹞倓然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遂立以为仲父." 杨倞 注:"仲者,夷吾之字:父者,事之如父."后用以称管仲. 仲父即管仲.仲父是齐桓公对他的尊称.管仲辅佐齐桓公创立了霸业.管仲是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他处的时代正是列国并峙,互相征战不休.当时在黄河下游比较

伤仲永翻译及注释 伤仲永原文

翻译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王安石伤仲永文言文翻译 伤仲永原文翻译

有个地方叫金溪县,其中有个百姓名叫方仲永,世世代代以耕种为生.仲永出生五年,还没有见过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感到十分惊奇,就找邻居借书写工具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就能立刻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濮仲谦雕刻翻译 濮仲谦雕刻的翻译是

<濮仲谦雕刻>的翻译是:南京濮仲谦,古朴的容貌,不同凡俗的古人的思想.卑微谦恭的形象,好像是一个无能之辈.然而他的雕刻艺术,技艺高巧,可以夺天工了.他雕刻竹器,一帚.一刷,竹片只是方寸而已.而价值立即以两倍计算. 然而,他自己最喜欢的是,又必用盘根错节的竹子,以不用刀砍斧削为奇特,则是因为经过他自己的手略微刮磨一下,却于是获高价,真不可思议.濮仲谦名声大噪,能够得到他在书画雕刻艺术作品上的签名题字,此物品的价格就会立即飞涨.三山街得到仲谦的手题字而获利的有数十人.然而仲谦自己却贫穷如故.在友人

郑伯克段于鄢的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的译文

<郑伯克段于鄢>翻译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

郑伯克段于鄢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易译文

<郑伯克段于鄢>翻译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

季氏将伐颛臾的翻译 季氏将伐颛臾的译文

<季氏将伐颛臾>翻译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