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将焉用彼相矣翻译 则将焉用彼相矣意思

  翻译: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该句出自《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是选自《论语》中的一篇散文,文中记述了孔子和冉有的一场对话,集中讨论鲁国贵族季氏企图发动战争,攻打小国颛臾的问题,明确表达孔子反对武力征伐,主张“仁者爱人”的思想。全文虽由对话构成,但语言流畅,富于变化,有浓厚的论辩色彩。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季氏将伐颛臾》翻译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季氏将伐颛臾》注释

  1、有事:这里指用兵。古代把祭祀和战争称为国家大事。当时季氏专制国政,与鲁哀公的矛盾很大。他担忧颛臾会帮助鲁哀公削弱自己的实力,所以抢先攻打颛臾。

  2、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们吧?“无乃……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尔是过,责备你,这里的意思是批评对方没尽到责任。是:结构助词,提宾标志。(在苏教版中,“是”复指“尔”,用作代词)过:责备。

  3、先王:指周之先王。东蒙主:指受封于东蒙(在苏教版中,是“主管祭祀蒙山的人。”)。东蒙,指蒙山,在今山东临沂市西北。主:主管祭祀的人。

  4、是社稷之臣也:是:代词,这,指颛臾。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是祭祀谷神和土神的祭坛。有国者必立社稷。国亡,社稷被覆盖起来废掉,故社稷为国家的象征,这里指鲁国。社稷之臣意译为附属于大国的小国。

  5、何以伐为:为什么要攻打它呢?何以,以何,凭什么。为:表反问语气。

  6、夫子:季康子。春秋时,对长者,老师以及贵族卿大夫等都可以尊称为夫子。

  7、周任:上古时期的史官。

  8、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能施展自己才能,就接受职位;如若不能,就应辞去职务。陈:陈列,这里是施展的意思。就:走向,这里是担任的意思。列:位,职位。止:辞职。

  9、危:名词作动词,遇到危险(摇晃着要倒下)。持:护持。

  10、颠:跌倒。扶:搀扶。

  11、相(xiàng):搀扶盲人走路的人(辅助者)。

  12、兕(sì):独角犀牛。柙(xiá):关猛兽的笼子。

  13、龟玉都是宝物。龟:龟版,用来占卜。玉,在:指玉瑞和玉器。玉瑞用来表示爵位,玉器用于祭祀。椟(dú):匣子。

  14、固:指城郭坚固。近:靠近。费(古读bì):季氏的私邑,及今山东费县。一说读fèi,当地人称费(fèi)县。

  1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疾:痛恨。夫:代词,那种。舍:舍弃,撇开。辞:托辞,借口。

  16、有国有家者:有国土的诸侯和有封地的大夫。国: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家: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1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意思是“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的不均匀。不担心贫穷而担心不安定”。患,忧虑,担心。寡,少。

  18、盖均无贫:财富分配公平合理,上下各得其分,就没有贫穷。

  19、和无寡:和平了,人口就不会少了。

  20、安无倾:国家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21、夫:句首语气词。如是:如此。

  22、故:假如,如果

  23、文:文教,指礼乐。来:使……来(归附)。

  24、安:使……安定。

  25、分崩离析:国家四分五裂,不能守全。守:守国,保全国家。

  26、干:盾牌。戈:古代用来刺杀的一种长柄兵器。干戈:指军事。

  27、萧墙:国君宫门内迎门的小墙,又叫做屏。因古时臣子朝见国君,走到此必肃然起敬,故称“萧墙”。萧:古通“肃”。这里借指宫廷。

  《季氏将伐颛臾》赏析

  此文开篇直奔主题,季氏将要对颛臾发起进攻,冉有、季路来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展开军事行动。”孔子回答得很直接,很明显,孔子反对季氏侵略颛臾,理由充分,态度也很坚决。听到孔子的质问,冉有不得不为自己进行辩护,他说:“是季康子想要发兵,作为家臣,我们也不希望他这样做。”

  冉有急于为自己开脱,于是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了季康子身上,但是孔子没有就此作罢,继续说“冉有啊,古时的史官周任有一句话:‘根据自己的能力去任职,不能胜任的便不要担任。’站不稳却不扶着,要跌倒了却不搀着,那么扶着瞎子走路的人还有什么用处呢?况且,你的话不正确。老虎和独角犀从笼子里出来了,龟板和玉器在盒子里被毁坏了,这又是谁的责任呢?”

孔子引经据典,以两个问句的句式对弟子发出请问,以比拟的修辞方式责备了弟子。在孔子眼中,他的两位弟子没有辅佐好季氏,就是严重的失职。在孔子的责问之下,冉有开始为季康子侵略颛臾寻找合适的理由,这一次,孔子不再留情面,严厉斥责道了冉有,孔子明确知道,季氏想要对颛臾动武,一定会为自己找一个借口,但他不会被这样的借口蒙蔽。

  揭穿了季氏讨伐颛臾的真相,孔子没有直接地加以痛斥,而是开始论述正确的治国之道,借此来反衬季氏的无道。一席话道尽了孔子的政治理念,彰显了他所主张的礼义制度。

  孔子最后又将话锋转向两位弟子,此话意在提醒季氏不要贸然行动,否则将会引起鲁哀公的猜疑,进而引发内乱。联系鲁国当时的政治形势,可知孔子的一番驳斥和规诫具有现实意义。当年,季氏权倾朝野,是鲁国政权的实际掌控者,鲁国国君哀公心有不满,意欲收回季氏的封地以削弱他的权力季氏之所以想要攻占颛臾,是为了先下手为强,他担心哀公会联合颛臾一起讨伐自己。

这样看来,孔子对鲁国的政治形势有着冷静的体察,对季氏的盘算也心知肚明。孔子反对季氏发兵,是为了不使季氏与哀公的矛盾公开化、激化,进而造成国家的内战。

孔子批评两位弟子,也是希望他们要以国家的大局为重这篇文章记述了师生之间的一场辩论,篇幅虽然简短,却形象地写出了孔子的义正词严和冉有等人的理屈词穷。对于如何通过对话塑造人物这一文学技巧,这篇文章具有示范意义,是后学者可以学习、模仿的典范之作。

  《季氏将伐颛臾》创作背景

  春秋末年,诸侯公室日衰,掌朝政的卿大夫之争也日趋激烈。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曾“三分公室。而后季孙氏权势日益增大。鲁哀公时,季康子为扩大势力,急欲吞并颛臾,从而谋求夺取鲁国政权。季康子的家臣冉求和子路,把情况通报孔子,孔子即反对季氏伐颛同时对冉求子路进行批评教育。《季氏将伐颛臾》此文即是记录了这一对话。

  《季氏将伐颛臾》作者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时间: 2024-08-30 07:19:20

则将焉用彼相矣翻译 则将焉用彼相矣意思的相关文章

晏子为齐相文言文翻译 晏子为齐相文言文翻译注释

<晏子为齐相>翻译:晏子担任齐国的宰相,有一天坐车子出门.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赶着四匹大马,意气纷发,十分得意.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他的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担任齐国的宰相,名声在各诸侯国中都很显赫. 今天我看他出门,志向和考虑都很深远,常常以为自己不如别人.如今你身高八尺,却只是个替人赶车的车夫,然而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所以我因此要求离婚."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晏子对此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的翻译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的译文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的翻译为:卫鞅从魏国逃亡到秦国,秦孝公任命他为丞相."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著名说客苏秦见秦王时献连横之策,秦王没有采纳,于是苏秦发奋学习纵横之术.终于成功当上赵相,并且以功名显于天下的故事. <战国策·秦策>原文片段: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冯相与和相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冯相与和相翻译及注释

<冯相与和相>翻译:冯相和和相都是朝中的重臣.一天,和相对冯相说:"你买的新靴子,它值多少钱?"冯相抬起他的左脚给和相看,说:"九百个铜钱."和相的性子比较急,回头对一个小官吏说:"我的靴子为什么要花费一千八百个铜钱?"于是就责骂那个小官吏,怀疑他有所贪污.紧接着冯相抬起他的右脚说:"这也就九百个铜钱."身边的侍臣都哄堂大笑. 原文 冯相与和相俱为朝中重臣.一日,和相谓冯相曰:"公靴新买,其直几何?&qu

孔子相卫文言文翻译 孔子相卫文言文翻译成中文

<孔子相卫>的文言文翻译:孔子在卫国当相国,他的弟子子皋担任掌管刑狱的官吏,他砍掉了犯人的脚,让他去守门.有人在卫国国君面前中伤孔子,说:"孔子想作乱."卫君想捉拿孔子.孔子逃走了,弟子们都跟着逃跑.子皋跟随着跑出大门,那个被他砍脚的守门人引着他逃到门边的地下室中,差役们没有追到子皋. 半夜时分,子皋问断腿人说:"我不能损害君主的法令从而亲自砍掉你的脚,这时正是你报仇的时候,而你为什么缘故肯帮助我逃跑?我凭什么从你这里得到这样的报答?"断腿人说:&quo

燕相受书而说之的翻译 燕相受书而说之的意思

"燕相受书而说之"翻译:燕国宰相得到书信便阅读.语句出自<郢书燕说>,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郢人误书,燕相误解.国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写信的意思.这真是一个穿凿附会的典型例子.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申出"郢书燕说"这句成语,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 作品原文: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鲁相嗜鱼文言文翻译 鲁相嗜鱼翻译

<鲁相嗜鱼>翻译:公孙仪在鲁国做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国人献给他鱼,他却不肯接受.他的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却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如果我接受了他们献给我的鱼,我就必定要迁就于他们:迁就于他们,就必定会歪曲法律,就会被免去宰相,这样我就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 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

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翻译 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的翻译

"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的翻译为:您的话怎么这么荒谬啊,所以我不能回答你."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出自<世说新语>的<颍川太守髡陈仲弓>,是一篇古文,告诉人们事实胜于雄辩,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举几个强有力的例子.陈元方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搞定了客人的胡搅蛮缠. 原文节选: 颍川太守髡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日:"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quo

割肉自啖古文翻译 割肉相啖文言文给我们的启示

<割肉自啖>古文翻译:齐国有两个自吹为勇敢的人,一个住在城东,一个住在城西,有一天两人在路上突然遇到.一个说:"难得见面,我们姑且去喝酒吧."喝了几巡酒后,一人说:"要吃肉吗?"另一人说:"你,是肉:我,也是肉.这样的话还要另外找肉干什么?在这里准备点豆豉酱就行了."于是拔出刀匕相互割肉吃,直到都死了才停止.要是像这样也算勇敢的话,那还不如不要勇敢. <割肉自啖>的原文:齐之好勇者,其一人居东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于途

景帝时田叔为鲁相文言文翻译 景帝时田叔为鲁相翻译

"景帝时,田叔为鲁相"翻译::景帝认为田叔很贤能,将他任为鲁国丞相.语句出自<史记·田叔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传,为<史记>中的第四十四篇列传.是田叔的单人传记,传中亦略微提及田叔的后代田仁及田仁之友任安. 作品原文: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 翻译:田叔说:&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