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全诗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钱塘湖春行》,全诗如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注释

  ⑴钱塘湖:即西湖,在今浙江杭州西,古来即为游览胜地。

  ⑵孤山寺:在西湖的里湖外湖之间的孤山上,南朝陈文帝天嘉年间(560—565)所建。孤山,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故称。贾亭:又叫贾公亭。贾全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出任杭州刺史时在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

  ⑶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指不久。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⑷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木。

  ⑸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

  ⑹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⑺才能:刚够上。没(mò):遮没,盖没。

  ⑻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游不够,乐趣无穷,舍不得离开的意思。足,满足。

  ⑼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钱塘湖春行》翻译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创作背景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823、824)间的春天。

  《钱塘湖春行》赏析

  此诗通过写杭州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紧扣题目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

  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

  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

  《钱塘湖春行》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长庆初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时间: 2024-11-09 00:53:58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全诗的相关文章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意思 钱塘湖春行赏析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诗人用一个"乱"字和"浅"字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早春的迷人景象,出自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

乱花渐欲迷人眼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乱花渐欲迷人眼是哪个季节

乱花渐欲迷人眼描写的是:春季.出自<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全诗如下: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如下: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全诗 画原文

全诗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全"出自<画>,这首诗写出了一幅山水花鸟画的特点.画面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颜色的,都是静止的,不会有任何活动,也不会发出任何声响.这首诗写得相当恰切,也较有趣. <画>翻译 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没感到害怕. <画>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春去:春天过去. 惊:吃惊,害怕.

关于花的诗句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 <木兰诗 / 木兰辞>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春花秋月何时了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居易的长恨歌里面有: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

10种代表春天的景物 春天开的花有哪些

小草.风筝.冰消雪融.细雨.和风.嬉戏的孩儿.花蕾.树苗.绿色的麦田.迎春花.腊梅花.梨花.桃花.楹联.春天穿的长袖衣等等.春天的特点是万物复苏,刚刚送走了冬天,冰雪消融,大地回暖.一切变得生机勃勃.人们出去踏青,柳树抽芽,燕子衔泥搭窝. 春天开的花有哪些 春天开放的十种花有迎春.桃花.梨花.二月兰.玉兰花.紫荆花.垂丝海棠.樱花.郁金香.杜鹃花,这十种花每一个品种开成花海景观.花开迎春,让人们的心情也变得愉快,带着家人走出去,踏春出游,赏花赏春. 描写春天的成语有哪些 春暖花开.春色满园.草长

繁花迷眼出自白居易写的哪一首诗 繁花迷眼出自白居易写的哪一首诗句

"繁花迷眼"出自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原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句话的意思是:纷繁的花朵让人眼花缭乱.全诗描绘了初春时节西湖四周的美景,表现出西湖春色的美丽与生意盎然,表达了诗人喜悦轻松的情绪. <钱塘湖春行>的写作背景 <钱塘湖春行>写于白居易任职杭州刺史期间,大约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日.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唐穆宗时期)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唐敬宗时期)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故此推测.

钱塘湖春行赏析 钱塘湖春行全诗赏析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赞美西湖盛景的一首七律,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作品原文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期间所作,描绘的西湖初春时候的景色,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

钱塘湖春行带拼音版 钱塘湖春行古诗注音版

gū shān sì běi jiǎ tíng xī , shuǐ miàn chū píng yún jiǎo dī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jī chù zǎo yīng zhēng nuǎn shù , shuí jiā xīn yàn zhuó chūn ní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luàn huā jiàn yù mí rén yǎn , qiǎn cǎo cái néng mò mǎ tí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zuì ài hú dōn

钱塘湖春行主旨 钱塘湖春行中心思想是什么

钱塘湖春行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来抒发了自己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作品原文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创作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是白居易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出任了苏州刺史写下的,是一首描写西湖盛景的七律. 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