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的而是什么意思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出处

  而的意思:顺接。跟着太守游玩产生的乐趣,连接两个动词,且前一个动词不是后一个动作的状态,因此不能理解为修饰。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出自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

  《醉翁亭记》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翻译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杂七杂八的摆放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

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倒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醉翁亭记》注释

  1、环:环绕。

  2、滁(chú):滁州,今安徽省东部。

  3、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4、皆:副词,都。

  5、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6、壑(hè):山谷。

  7、尤:格外,特别。

  8、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

  9、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10、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11、潺潺(chán):流水声。

  12、酿泉:泉水名,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因泉水很清可以酿酒而得名。

  13、回:回环,曲折环绕。

  14、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15、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16、然:……的样子。

  17、临:靠近。

  18、于:在。

  19、作:建造。

  20、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1、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22、辄(zhé):就,总是。

  23、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24、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25、曰:叫做。

  26、意:这里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27、乎:相当于“于”。

  28、得:领会。

  29、寓:寄托。

  30、夫(fú):语气助词,无实意,多用于句首。

  31、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32、开:消散,散开。

  33、归:聚拢。

  34、暝(míng):昏暗。

  35、晦:昏暗。

  36、晦明:指天气阴晴昏暗。

  37、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花”,名词。

  38、发:开放。

  39、秀:植物开花结实。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

  40、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41、佳木秀而繁阴: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树叶)茂密成荫。

  42、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秋风高爽,霜色洁白,溪水滴落,山石显露。水落石出,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大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43、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44、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45、休于树:倒装,“于树休”在树下休息。

  46、伛偻(yǔ lǚ):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47、提携:小孩子被大人领着走,这里指小孩子。

  48、临:来到。

  49、渔:捕鱼。

  50、酿泉:用酿泉。

  51、山肴:用从山野捕获的鸟兽做成的菜。

  52、野蔌(sù):野菜。蔌,菜蔬的总称。

  53、杂然: 杂乱的样子。

  54、陈:摆开,陈列。

  55、酣:尽情地喝酒。

  56、丝: 弦乐器的代称。

  57、竹:管乐器的代称。非丝非竹:不是音乐。

  58、射:这里指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59、弈:下棋。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

  60、觥(gōng):酒杯。

  61、筹:行酒令的筹码,用来记饮酒数。

  6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63、苍颜:容颜苍老。

  64、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是醉醺醺的样子。

  65、已而:随后,不久。

  66、归:返回,回家。

  67、翳(yì):遮盖。

  68、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69、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7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71、谓:为,是。

  72、庐陵:古郡名,庐陵郡,宋代称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欧阳修先世为庐陵大族。

  《醉翁亭记》赏析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诗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寄情山水对快乐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民同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对于官场的一点无奈的思想感情。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醉翁亭记》创作背景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

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吕夷简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外甥女张氏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

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虽然政治开明、风调雨顺,但却不思进取、沉溺于现状,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醉翁亭记》作者介绍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政治上曾支持过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张,文学上主张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

时间: 2024-08-29 17:39:32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的而是什么意思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出处的相关文章

禁经数旬然后遣人知之的意思 禁经数旬然后遣人知之翻译

意思:让他们独处几十天,然后让人告诉那两个父亲.该句出自<李崇断案>,别名<李崇断子>,是李昉所著的文言文,该文通过李崇断儿,告诉我们要善于开动脑筋,发现事情之间的特点并解决问题.学会深入事物或问题,要有通过表面现象精确判断出背后本质能力. <李崇断案>原文 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李)崇曰:"此易知耳." 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然后遣人知之,曰:&quo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文言文翻译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的翻译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文言文翻译:杜环,字叔循,祖先是庐陵人.该句出自明代宋濂的一篇散文<杜环小传>.该书在文中通过对比,显示了杜环的品格的可贵,也得到了别人的称赞. <杜环小传>原文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传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一元固善士,所与交皆四方名士.环尤好学,工书,谨伤,重然诺,好周人急.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余,哭九江城下,无所归.有识允恭者,怜其老,告之曰:"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彼见母,念允恭故,必不遗

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翻译 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一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山间的风光.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柳迎风飘拂如绿烟,桃花盛开如红雾,弥漫二十多里.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带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穿着各色丝织品的富裕游客很多,超过了堤畔的草,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午.未.申三个时辰:其实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翻译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的翻译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翻译: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感到生活安宁而快乐.该句出自明代王守仁的作品<何陋轩记>,这篇文章思想卓越,排除了对少数民族的偏见,具有时代前瞻性,是一篇很出色的记文,很有借鉴意义. <何陋轩记>原文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独其结题鸟言,山栖羝服[],无轩裳宫室之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几集明兰出嫁 知否明兰大婚是哪集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第41集是明兰和顾二叔大婚.大婚当天,明兰拜别祖母嫁到顾府,婚礼程序完毕之后,顾廷烨回到房间,看见明兰娇羞的拿着手中的扇子遮住自己的脸,甜蜜指数爆表. 剧中明兰和顾二叔的感情都比较波折,顾廷烨年轻时花名在外,还未娶正妻就与外室有了孩子,其实并不是顾二叔滥情,他对外室一直很好,也想把她娶回家,只不过家里人始终不同意,毕竟两人的身份背景差太多.顾二叔一直付出真心,奈何外室只看重他的身份,最后两人感情破碎决裂了. 明兰与齐小侯爷相爱,但同样面临门第阻碍,齐衡母亲想尽办法阻止

伤感让人看了心酸想哭的网名 推荐让人看了心酸想哭的网名

伤感让人看了心酸想哭的网名有雾中春衫袖.一揽子傲娇.望风捎句话.倾诉衷肠.满地梨花雪.你在我记忆里褪了色.随波千万里.拥挤人潮.自私的家伙.十万里春风.荒野的风.幽梦手同携.一片春愁谁与共.记唤酒寻芳处等. 1.惊残好梦无寻处 2.所谓世間 3.不妨游衍莫忘归 4.不同的是 5.争吵过后 6.不够情深 7.孤独无处停摆 8.梦里梦着梦中梦 9.人心太假 10.举手无悔 11.善良不及天使 12.感情疯长像野草 13.此心独醉他城 14.愁人正在书窗下 15.故作潇洒 16.水花浪花儿洒 17.山

黑白禁区陆明松是谭家的人吗 黑白禁区陆明松是不是谭家的人

<黑白禁区>中,陆明松是谭家的人,他是谭家的大公子,CR集团董事长.他与淦小暖的母亲苏灵是旧识,他去学校招生时,就已经收集到淦小暖的个人资料,在招生中已经对淦小暖发出针对性的邀请.这个人仿佛站在上帝视角控制了淦小暖和之后淦天雷以及警察的各种行动,是个狠角色. <黑白禁区>是由赵浚凯执导,欧豪.刘晓洁.徐洪浩.李乃文.傅程鹏.杜源领衔主演的当代涉案剧. 该剧根据由辛志海原创剧本<破冰杀阵>改编而成的赵浚凯同名IP小说<黑白禁区>改编,讲述了卧底警察淦天雷,长达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的意思是:人不是天生就知道知识和道理,谁能够没有疑惑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全文阐述了从师求学的道理. 人非生而知之者的出处 "人非生而知之者"出自<师说>,原文节选如下: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乐嫣皓都大婚在第几集 长歌行乐嫣皓都大婚在第几集

<长歌行>中乐嫣皓都大婚是在第47集.由于杜如晦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皓都担心杜如晦会看不到自己和李乐嫣大婚,于是李乐嫣提出可以在家里小范围的先拜堂成亲,让杜如晦没有遗憾,虽然这样是委屈了大唐的公主,可是李乐嫣表示自己不在乎,李世民也批准了,于是两人顺利大婚. 皓都人物简介 大唐将领,杜如晦养子.备受秦王李世民信任器重的杀手,向来以义父的命令为己任,被魏叔玉称作是"义父的提线木偶",看似冰冷无情,实则心怀对郡主李乐嫣的深沉情感,只是一直暗藏心底,不曾说出口.在奉义父的命令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