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全诗及释文 赏牡丹翻译

  全诗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唯有牡丹真国色释文: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

  “唯有牡丹真国色”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赏牡丹》,全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及作者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赏牡丹》翻译

  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赏牡丹》注释

  1、牡丹:著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见于记载。

  2、庭前芍药:喻指宦官、权贵。芍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毛茛科,初夏开花,形状与牡丹相似。妖无格:妖娆美丽,但缺乏标格,格调不高。妖,艳丽、妩媚。格,品质、格调。

  3、芙蕖(qú):荷花的别名。净:洁净。情:情趣。

  4、国色:倾国倾城之美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富贵美艳、仪态万千。

  5、“花开”句:说明唐代观赏牡丹风气极盛。动,震动,轰动。

  《赏牡丹》赏析

  此诗描绘了唐朝惯有的观赏牡丹的习俗。前二句以芍药“妖无格”和芙蕖“净少情”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使牡丹兼具妖、净、格、情四种资质,可谓花中之最美者;后二句则以“花开时节动京城”之句,来表现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景象,以此赞颂牡丹为人赏爱的倾国之色。

全诗用拟人对比和抑彼扬此的艺术手法,肯定了牡丹“真国色”的花界地位,真实地表现了当年牡丹花盛开引起京城轰动效应的情景,蕴含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人格精神。

  《赏牡丹》创作背景

  牡丹是中国特产的名花,春末开花,花大而美。唐代高宗、武后时始从汾晋(今山西汾河流域)移植于京城,玄宗时犹视为珍品。此诗即写唐人赏牡丹的盛况。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与地点,由陶敏、陶红雨校注的《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根据诗中用李正封“国色”之语推测此诗为大和二年(828)至五年(831)作者在长安所作。

瞿蜕园的《刘禹锡集笺证》认为,此诗作于唐大和年间作者重入长安之时。

高志忠的《刘禹锡诗编年校注》认为,此诗与《浑侍中宅牡丹》作于同时。

吴钢、张天池《刘禹锡诗文选注》疑此诗为永贞革新时所作。

  《赏牡丹》作者介绍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时间: 2024-08-30 19:18:25

唯有牡丹真国色全诗及释文 赏牡丹翻译的相关文章

唯有牡丹真国色全诗及释文 唯有牡丹真国色的全诗

<赏牡丹>全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释文为:"庭院前的芍药妖娆多姿却缺少格调:池面上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热情调: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天资,牡丹开花时的盛况惊动了整个京城." <赏牡丹>出处及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朝时期著名诗人刘禹锡赞赏牡丹所写下的,此诗乃赞颂牡丹之作,其赞颂之手法,乃用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诗一开始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与芙蕖本是为人所喜爱的花卉,然而诗人赞颂牡丹,乃用&quo

唯有牡丹真国色是谁的诗 唯有牡丹真国色是谁写的

唯有牡丹真国色是唐朝时期刘禹锡的诗,刘禹锡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是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的父亲刘绪,为避安史之乱,迁居苏州.刘禹锡生于大历七年,其父.祖均为小官僚,父刘绪曾在江南为官,刘禹锡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很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既聪明又勤奋,在做诗方面,曾得当时著名诗僧皎然.灵澈的熏陶指点.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

赏牡丹古诗带拼音 赏牡丹原文及翻译

tíng qián sháo yào yāo wú gé , chí shàng fú qú jìng shǎo qíng .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wéi yǒu mǔ dān zhēn guó sè , huā kāi shí jié dòng jīng chéng .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

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是马也的其翻译 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是马也的其意思是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是马也"的意思是:世间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世人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其主要以设问的手法,体现了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性作用,告诉了人们"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深刻道理. <马说>原文及翻译 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世间爹妈情最真全诗 祝母寿诗翻译

"世间爹妈情最真"全诗: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世间爹妈情最真"出自慈禧太后为母亲富察氏所作的<祝母寿诗>. <祝母寿诗>翻译 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就是父母的爱,子女身上流着父母的血. 竭尽心力只是为了孩子过得好,最应该珍惜的就是父母的爱子之心啊! <祝母寿诗>注释 殚竭:用尽:竭尽. 怜:珍惜. <祝母寿诗>赏析 这首诗对仗韵律都不规整,却情真意切,写出了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远上寒山石径斜全诗的释文 白云深处有人家全首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出自<山行>,全诗的译文为:沿着蜿蜒曲折的石头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还住着几户人家.停下马车只因为我喜爱这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经秋霜染过,比二月春花还要艳丽. 远上寒山石径斜的全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出自<山行>,全诗如下: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的赏析 全诗描绘的是动人的山林秋色图,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

木兰当户织全诗《木兰诗》翻译

木兰当户织出自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的<木兰诗>,全诗是: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

冲冠一怒为红颜全诗和译文 圆圆曲翻译

全诗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晳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

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翻译现代文 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的翻译

"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的意思是:在对美好景物的欣赏中,内心确实会有所感悟.信足:的确,确实.荡累:消除烦恼.颐物:留连物态以怡情养性.悟衷:启发性情.散赏:随便欣赏.这句话出自<与施从事书>,全诗抒发了官场中人吴均对田园山水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对神奇自然的感叹. 全文: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译文:故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