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有责谁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赏析

  是顾炎武。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

  寓意

  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而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关故事

  顾炎武出身乡宦,自小读书,十四岁参加复社活动。复社是一个图谋革新的社团,成员大多是爱国的知识分子。

  清兵南下时,顾炎武参加了抗清斗争,同昆山知县杨永言等人一道据守昆山。城破,顾炎武的两个弟弟被清兵杀死,继母王氏也绝食自杀。此后,他以商人身份暗中活动,联络抗清力量。后被官府追捕,逃离江南,前往山东。在北方的二十多年里坚持反清。

  五十岁后,顾炎武撰写了《日知录》。他在书中说:“即使是一位普通的人,对国家的兴亡也是应该负有责任的。”直到69岁去世,他都始终坚守民族气节。

时间: 2024-11-08 21:09:07

匹夫有责谁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赏析的相关文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什么意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梁启超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原文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而后,梁启超将其翻译成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在清军入关的背景下,顾炎武写下了<日知录>卷十三<正始>,其原文为"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家是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作者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家是顾炎武.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 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而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的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 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顾炎武(1613-1682年),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号亭林,后人尊称其为亭林先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谁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的代表作<日知录>集中体现了他的经世致用的学术和政治思想,内容涉及诗文.训诂.名物.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吏治等多个方面.书中,顾炎武谈到了"保国"与"保天下"的不同:"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将这段话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脍炙人口的警世名言.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康熙二十一年(1682),70岁的顾炎武上马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词语的意思是天下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号亭林,后人尊称其为亭林先生.他出身名门,少年勤奋读书,14岁中秀才.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

天下兴亡的下一句 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

"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匹夫有责",意思是天下苍生的兴盛与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句话最早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原文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处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

送别全诗译文 有关送别的古诗加赏析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请你下马来喝一杯美酒,想问问朋友你要去外哪里?)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要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只管去吧我不会再追问,那里正有绵延不尽的白云,在天空中飘荡.) <送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赏析 <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

清风玉露一相逢原诗 鹊桥仙纤云弄巧赏析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

上李邕赏析 上李邕的思想感情

李白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画与颂扬,表达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同时对李邕(yōng)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 <上李邕>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译文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 即使待到风停下来,它的力量犹能簸却沧溟之水. 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豪言壮语皆冷笑不已. 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