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过零丁洋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过零丁洋》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的诗作。

  《过零丁洋》原文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翻译

  屡经磨难,只因遭逢国有危难,臣子尽忠之时;义不容辞,遂置身于枪林箭雨之中。

  时运不济,山河破碎若风卷柳絮;境遇艰难,身世国运似雨打浮萍。

  当年领兵曾经由惶恐滩,自勉国士不可有愧;如今北上路过零丁洋,遗憾孤臣不能再战。

  人生自古谁无死?大丈夫自当取义成仁,问心无愧!

  《过零丁洋》注释

  1、零丁洋:即”伶仃洋“,在今广东省珠江口外。祥兴元年(1278)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2、遭逢:遭遇。

  3、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一经,古代科举考试,考生要选考一种经书。

  4、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5、寥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

  6、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德祐元年(1275)正月起兵抗元至被俘恰是四年。

  7、风飘絮:一作“风抛絮”。絮,柳絮。

  8、萍:浮萍。

  9、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惶恐,一作“皇恐”。

  10、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11、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12、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这里特指史册。

  《过零丁洋》赏析

  此诗前二句,作者回顾平生遭际;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过零丁洋》创作背景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宋末帝祥兴二年(1279)。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过零丁洋》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宝祐四年(1256)进士第一。历知瑞、赣等州。德祐元年(1275),元兵东下,他在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出使元军议和,被扣留。后脱逃到温州。

端宗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不久败退广东。次年在五坡岭(在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拒绝元将诱降,于次年送至大都(今北京),囚禁三年,屡经威逼利诱,誓死不屈。编《指南录》,作《正气歌》,大义凛然,终在柴市被害。有《文山先生全集》。

时间: 2024-08-29 01:33:16

过零丁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过零丁洋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的相关文章

忆江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什么之情 忆江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之情

<忆江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江南春色的描绘,勾勒出独属于江南的生机与秾艳,用色彩明艳的辞藻,表达出江南春色的迷人之态,令人无比神往. <忆江南>的译文 江南的风景美好,美好的风景早就十分熟悉了.在日出的时候,江边的花朵具有鲜红胜过火焰的颜色,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回忆江南,最怀念的是杭州.月圆之时山寺之中,寻找桂子,登上郡亭躺卧其中,欣赏那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回忆江南,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杯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那

天晴了的时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天晴了的时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在天晴了的时候表达了诗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作者借诗在表达心中的一份淡然,利用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胜利的期盼以及渴望之情.更表达了作者怀有一颗心在静静等待,以一种在希望之中守望的精神姿态.所以诗人写这首诗就是歌唱光明和解放的. 在天晴了的时候原文 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的饰彩的

过零丁洋古诗原文翻译及思想感情 过零丁洋古诗原文翻译和思想感情

翻译:屡经磨难,只因遭逢国有危难,臣子尽忠之时:义不容辞,遂置身于枪林箭雨之中.时运不济,山河破碎若风卷柳絮:境遇艰难,身世国运似雨打浮萍.当年领兵曾经由惶恐滩,自勉国士不可有愧:如今北上路过零丁洋,遗憾孤臣不能再战.人生自古谁无死?大丈夫自当取义成仁,问心无愧! 思想感情:全诗表达了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 <过零丁洋>原文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过零丁洋古诗原文翻译作者是谁 过零丁洋古诗原文翻译作者

翻译:屡经磨难,只因遭逢国有危难,臣子尽忠之时:义不容辞,遂置身于枪林箭雨之中.时运不济,山河破碎若风卷柳絮:境遇艰难,身世国运似雨打浮萍.当年领兵曾经由惶恐滩,自勉国士不可有愧:如今北上路过零丁洋,遗憾孤臣不能再战.人生自古谁无死?大丈夫自当取义成仁,问心无愧!<过零丁洋>的作者是文天祥. <过零丁洋>原文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注释

夜书所见的书是什么意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感情 夜书所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夜书所见>的"书"是动词,是"写"的意思.<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叶绍翁,此诗是作者客居异乡时所作,表达了诗人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思想感情.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着梧桐树的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吹来,不禁开始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见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赏析 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

鹿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什么之情 鹿柴表达了诗人什么之情

<鹿柴>是一首山水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幽远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诗人在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鹿柴>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王维,全诗描绘了空寂清冷的深山景象,创造出一种幽冷空寂而富有禅性的境界.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的赏析 <鹿柴>描绘了深山中一幅日常景象,无人空寂,落日静垂,复照青苔.这本是山间日常的景象,日日往复,却在诗人的描绘中表现出一种超出反复日常的禅性. 前两句"空山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诗人面对山河破碎的忧国忧民之情.面对社稷崩溃以及时代苦难的痛心之情.面对苦难的同时还心怀天下之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诗,其中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更是传为千古名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

庭中有奇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庭中有奇树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庭中有奇树>表达了诗人对远行人的思念,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 <庭中有奇树>是汉代无名氏创作的一首文人五言诗,出自<古诗十九首>之一. <庭中有奇树>原文 庭中有奇树 作者:无名氏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庭中有奇树>翻译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我攀着树枝,摘

夜书所见哪句描写诗人思乡之情 夜书所见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

<夜书所见>描写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秋风瑟瑟,吹动梧叶,送来了阵阵寒意,使远在他乡的游子不禁想念起了自己的家乡.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着梧桐树的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吹来,不禁开始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见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秋夜所见之景,抒发作者的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