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谏议教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陈谏议教子中体现的美德

  《陈谏议教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冲动行事。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人要宽厚,做事要考虑好后果,三思而后行。

  《陈谏议教子》的原文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畜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陈谏议教子》的译文

  宋人陈谏议的家中有匹劣马,(马的)性情暴躁,不能被人驾驭,踢伤咬伤了许多人。一天,陈谏议走进马棚,没看到这匹马,因而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

  陈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的仆人都不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还给商人。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一种古代贤仁之风。

时间: 2024-11-18 08:27:41

陈谏议教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陈谏议教子中体现的美德的相关文章

杯弓蛇影的道理 杯弓蛇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杯弓蛇影是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比喻把虚幻误作真实,形容人疑神疑鬼,自相惊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通过调查研究去努力弄清事情的真相,求得正确解决的方法.同时也讽刺了在虚幻的现象面前疑神疑鬼.自相惊扰的人.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三种寓意:第一.做事情要心胸坦荡,不要没有根据地疑神疑鬼,敢做敢当才是大丈夫所为.第二.要善于思考.勇于发现.第三.不要被事情的假象所迷惑.

割袍断义典故 管宁割席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国时期有一对朋友,名叫管宁和华歆,但是二人三观不同,面对黄金和权贵,管宁视若无睹,华歆却无比羡慕,于是管宁将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说:"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这个故事也就是后人割袍断义和划地断义的原型.表示两个至交好友或者同胞兄弟划清界限,不再为伍. 割袍断义出处 "割袍断义"又称"管宁割席",出自 "管宁割席"的故事,载于南朝宋国的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德行>.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

争雁文言文翻译 兄弟争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从前有一对兄弟看到天上的飞雁,准备拉长弓射击大雁,一边说:"射下来就煮着吃."他的弟弟争着说:"行动舒缓的雁煮着吃最好,善于飞翔的雁烤着吃最好."争吵起来,而且同到社伯那里去评理.长者建议把雁剖成两半,用一半煮一半烤的吃法解决了他们的争吵.随后兄弟俩再去找天上的飞雁,飞雁早已又高又远地飞走了. <争雁> 出自刘元卿<贤类编>.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

轻诺必寡信是谁的名言 轻诺必寡信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是老子说的,意思是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轻诺必寡信出处 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 以无为的态度而有所作为,以不滋生事端的方式去处理事务,在平淡无味中去体味社会氛围.以处理大事的态度来处理小事,以对待多数的态度来对待少数.用德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的意思 草书大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意思是:张丞相仔细辨认了很久,也没认出来自己写的是什么字.出自<草书大王>. <草书大王>原文 张丞相素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译文 张丞相喜欢书写草书(草体字),但是很不工整.人们都讥笑他,他却不以为然.一次,他忽然得到佳句,赶忙索要笔墨奋笔疾书,字非常潦草,写了满纸.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守株待兔有什么寓意

守株待兔讲的是一个农民因为遇见一只撞树根死的兔子,而不劳作,整天妄想等待撞死兔子,结果荒废了庄稼.这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勤劳与变通,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据了解,守株待兔讲的是,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死了.于是,农民得以饱餐一顿.然而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学会勤劳与变

涸辙之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涸辙之鲋告诉我们的道理

涸辙之鲋告诉我们的道理:远水解不了近渴.对于有困难的人,我们不应该吝啬帮助,不要空口说白话,应该诚心诚意.从实际出发,并且竭尽全力去帮助别人. 涸辙之鲋的故事 庄子家里贫穷,就向监河侯借粮米.而吝啬的监河侯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说等收到租金后,借给庄子三百两金子.庄子愤怒地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讽刺监河侯. 涸辙之鲋的原文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

树和喜鹊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树和喜鹊课文的道理

<树和喜鹊>告诉我们的道理:人需要同伴,需要朋友.如果我们拥有了朋友就可以远离孤单,变得更加快乐.全文描绘了喜鹊和树成为邻居的故事,表现友谊的重要性. <树和喜鹊>的作者 <树和喜鹊>的作者是金波.金波是儿童文学作家,还是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金波从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主要作品有<我们去看海>.<回声>.<眼睛树>.<感谢往事>. <树和喜鹊>的故事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

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的道理

<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的道理:事物具有两面性,外表光鲜美丽的事物不一定有用;我们不能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还应该看到事物的实际价值;同时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我们的长处和短处. <鹿角和鹿腿>的出处 <鹿角和鹿腿>是一则童话故事,出自人教部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文. <鹿角和鹿腿> 丛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鹿. 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鹿摆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