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悯农的作者 悯农古诗其一其二

  诗歌《悯农》的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绅。李绅是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写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在李绅青年时,他因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的生存环境,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悯农二首》。

  《悯农》的原诗

  悯农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悯农》的赏析

  全诗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而农民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人把这一切的矛头直指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

时间: 2024-12-09 09:58:03

诗歌悯农的作者 悯农古诗其一其二的相关文章

悯农的作者是谁 悯农的作者

<悯农>的作者是李绅.李绅还是唐朝时期的一代宰相,他也是当时主张诗歌革新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之一,与白居易.元稹.张籍等人的交往十分密切,其留存的<悯农二首>广为后世传颂. <悯农二首>原文及相关介绍 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

悯农的作者是谁 悯农诗句

古诗<悯农>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亳州谯县古城人;悯农的诗句妇孺皆知,朗朗上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六岁丧父,随母迁居无锡.唐宪宗元和元年中进士第,补国子助教,历任刺史.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司空公等职.中唐时期的"牛李党争"几乎伴随他一生的政治生活,最后得居宰相之尊.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青年时期,李绅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

悯农的作者是谁什么朝代 悯农的作者是谁什么朝代的

<悯农>的作者是李绅,是唐代诗人.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亳州谯县古城人(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生平卷入牛李党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悯农二首>,流传甚广,千古传诵,被誉为悯农诗人. 原文: 悯农二首 (唐)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春种一粒粟古诗 悯农春种一粒粟古诗赏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这首诗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作品原文 <悯农二首>其一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赏析 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qu

中秋闲吟秋景外的作者是谁 古诗《中秋》作者是谁

<中秋>的作者是司空图,"闲吟秋景外"是<中秋>里的诗句.司空图是晚唐时期诗人.诗论家,他的诗作大多都以抒发山水隐逸的闲情逸致为主,内容非常淡泊. <中秋> 唐·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译文 闲暇之时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感觉心里空虚郁闷.心里惴惴不安. 今天晚上如果再没有圆满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虚度光阴了. 司空图的诗论成就 1.他的<二十四诗品>是唐诗艺术高度发展在理论上的一种反映,是当

概括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 鲁迅作品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

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分别是同乡会争执.酒楼叙事.报案馆风波.<范爱农>是<朝花夕拾>里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全文通过描写范爱农的悲惨遭遇,既揭露了封建社会对正直爱国的知识分子的摧残,又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对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病态,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范爱农> <范爱农>是鲁迅实践自己主张的典范作品之一,它反映的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状况与一个普通的进步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所具有的历史认识价值. 范爱农与作者鲁迅是同乡,在日本留学时二人相识.1912年,范

编著《农政全书》的明代科学家是谁 编著《农政全书》的科学家是谁

编著<农政全书>的明代科学家是徐光启.<农政全书>作于明朝万历年间,结合了我国历代农学著作和明代的农业生产经验,并且吸收了西方科学技术编著而成的农书.<农政全书>包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又贯彻了作者徐光启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 <农政全书>按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前者是全书的纲,后者是实现纲领的技术措施.所以在书中人们可以看到开垦.水利.荒政等等一些不同寻常的内容,并且占了将近一半的篇幅,这是其他

中和节有哪些古诗 中和节是什么节

中和节古诗:1.中和纪月令,方与天地长.2.殿前明日中和节,连夜琼林散舞衣.3.中和节里半春天,一拂清寒半点暄.4.明朝却是中和节,野火谁怜寂寞人.5.二月中和节,海边犹积阴. 中和节,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是农历二月初二,不过当时的日期是在农历二月初一,随着历史的演化,改为二月初二.相传"中和节"是唐代设立的节日,始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89).由于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也是民间祭社(土地神)的"社日节",所以中国民间常常将"中和节

夜书所见思念家乡的是哪一句 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翻译

<夜书所见>一诗中,思念家乡的句子是: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句话的意思是:梧桐树叶因秋风吹动瑟瑟作响,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吹来,不禁因此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夜书所见>的原诗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夜书所见>的赏析 <夜书所见>是一首思乡诗歌,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