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 约法三章讲的什么人

“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刘邦。“约法三章”的出处是汉·荀悦的《汉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约法三章”的典故: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入咸阳后,本来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

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并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 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时间: 2024-08-28 11:41:56

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 约法三章讲的什么人的相关文章

约法三章的主人公 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

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刘邦.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如今的江苏丰县)人.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约法三章的出处是汉·荀悦的<汉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约法三章的典故: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入咸阳后,本

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约法三章出自汉·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故事的主人公是刘邦. 公元前207年,刘邦在攻入咸阳后,想住在王宫里面.樊哙和张良却劝诫刘邦不要这样做,以免失去人心.刘邦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将王宫封闭,只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库房,随即退军至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还把关中的百姓召集起来,宣布废除秦朝的刑法,并宣布约法三章,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百姓听完后,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人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

十面埋伏的主人公是谁 十面埋伏讲的是哪个英雄

十面埋伏的主人公是项羽,成语出自于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成语的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十面埋伏的故事 在秦朝末年时期,韩信属于楚军的行列,虽然他参加了许多次战役,但是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后来楚军由项羽指挥,不管韩信提什么建议,项羽都不肯重用韩信,因此想到齐邦领导的汉军中, 谋一条出路.韩信到了汉军中间之后,受到了萧何的重用,被封为一名大将. 韩信做了大将后,取得了关中的三秦之地,当韩信打败齐国的同时,刘邦正被楚霸王项羽逼得走投无路.这个时候,韩信要求刘邦封自己做齐王,刘邦迫于无奈只能答应.

釜底抽薪的主人公是谁 釜底抽薪讲的是谁

釜底抽薪的主人公是东魏大将军侯景,这个词出自于<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釜底抽薪原意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够让水停止沸腾.现在用来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的故事 东汉末年,河北的袁绍趁着兵事混乱突起.在公元199年的时候,袁绍带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当时,曹操踞守官渡,只有三万多的兵力.两军交战的时候,袁绍仗着人马众多,便派兵攻打白马.曹操表面上废弃白马,实则命令主力开向延津渡口,摆开渡河的架势.袁绍怕曹操从后方攻击,敏捷率主力西进,拦阻曹军渡河

言过其实的主人公是谁 言过其实讲的是谁

"言过其实"的主人公是马谡.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时就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而后在街亭之战中,马谡又丢失街亭,诸葛亮才知道刘备是何等英明,自己信任马谡又是何等愚蠢. "言过其实"的意思 "言过其实"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成语故事 马谡是三国时的将领,爱好谈论军事,诸葛亮十分看重他.但刘备总觉得马谡好高谈阔论,说话不

南柯一梦的主人公是谁 南柯一梦讲的是什么

南柯一梦的主人公是淳于棼.淳于棼是中国唐代李公佐的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中的主人公.淳于棼做梦到大槐安国娶了公主,做了该国南柯郡的太守,享尽富贵.后来才知竟是梦一场.南柯一梦是一个汉语成语,这则成语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比喻梦幻的事. 南柯一梦,出自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南柯太守传>是唐代的一篇传奇.这篇传奇写东平人淳于棼一天在古槐树下醉倒,梦见自己变成槐安国的驸马,任南柯太守二十年,与金枝公主生了五男二女,荣耀一时. 后来与檀萝国交战失败,金枝公主病死,

郑人乘凉中主人公是在什么地方乘凉 郑人乘凉中主人公是在什么地方乘凉的

郑人乘凉中主人公是在一颗大树下乘凉.寓言故事郑人乘凉讲述的是,郑国人用巧妙的方法在大树底下乘凉,但是晚上乘凉,郑国人也采用了这个办法,结果衣服都湿了.从寓言故事郑人乘凉中总结出来,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采用老办法解决,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管做什么事情不能用同样的办法去做事情,不能总用一种眼光去看待问题,情况发生了变化,却仍用老眼光去看待.去解决,必然会遇到阻力. 资料扩展: 故事原文 郑国时候,夏季天气炎热.热的叫人喘不过气来.一个人在一个大树下乘凉.这棵大树很大,好像要把整个太阳给遮

滥竽充数的主人公是谁 滥竽充数的意思

滥竽充数的主人公是南郭先生,讲的是古代齐国有一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但是却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滥竽充数常用来形容没有真才实学,但是却要混在行家里冒充自己有本领的人. 滥竽充数出处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廓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傚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滥竽充数的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君主齐宣王喜欢听竽演奏的音乐.于是他派人到处寻找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规模很大的乐队,每次演奏都要三百人. 南郭先生知道这个消

围魏救赵是谁 围魏救赵谁是主人公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孙膑,讲的是孙膑引庞涓中计,解了赵国之危的故事.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围魏救赵>的故事 公元前353年,魏国大元帅庞涓率数十万重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赵国陷入了战火之中.国王升朝向文武百官问计,有位大臣说道:不如由主公写一封求救信,再备上金银,然后派使者向齐国求救. 国王听了大臣的计策,于是急忙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