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俗语是什么 题西林壁古诗用一句俗语表达

  《题西林壁》的俗语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题西林壁》后两句告诉人们想要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去观察事物,也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

  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者看得清楚。

  例如:两个人下棋,有几个围观的,下棋的不知道怎么下(当局者迷)而再围观的却很清楚的知道怎么下(旁观者清)。

时间: 2024-11-08 20:16:22

题西林壁俗语是什么 题西林壁古诗用一句俗语表达的相关文章

题西林壁的诗意 《题西林壁》的诗意是什么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全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途径九江,与友人同游庐山时有感而作.全诗意思为:"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体现出苏轼以哲人的角度从中

村晚古诗后两句的情景 村晚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古诗<村晚>后两句描绘了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用短笛随意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的情景.这两句构成了一幅有趣的农村晚景图,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村晚 宋代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诗人把池塘.山.

赠刘景文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 古诗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赠刘景文>古诗表达了诗人劝勉好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的思想感情,体现出了作者广阔的胸襟.同时作者通过对秋末冬初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短的十四个字就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秋末冬初的景致图,萧条中透露出了一种凋零的美感

稚子弄冰古诗前两句的意思 稚子弄冰古诗前两句翻译

古诗<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是: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作一种打击乐器.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共四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作者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同之处,唯

与直言不讳意思相近的俗语有哪些 与直言不讳意思相近的俗语有哪些

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用俗语说是打开天窗说亮话.意思就是直截了当的说出来,没有丝毫的顾忌,形容一个人说话毫无隐瞒.而打开天窗说亮话的意思是公开说明,没有忌讳,两者意思相近. 打开天窗说亮话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原文:"打开天窗说亮话,还不是等姓贾的过来尽点心,只要晚生出把力,你们老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近义词:实话实说.打开窗户说亮话. 直言不讳出处:<晋书·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成语辨析: 1

稚子弄冰古诗前两句的意思 稚子弄冰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什么

古诗<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是: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作一种打击乐器.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共四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作者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上元夜中的两个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上元夜古诗后两句什么作用

<上元夜>后面连用两个问句不仅将京城的繁花似锦描写了出来,还把不得不往的意思表达得灵活传神,而且给人以无限回味的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 <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译文 玉漏和银壶你们暂且停下不要催了,宫禁的城门和上面的金锁直到天亮也开着. 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赏析 诗的第一句写出了人们"欢娱苦日短"的感慨,"莫相催"衬托出

十五夜望月中心句 十五夜望月古诗的中心句

<十五夜望月>中心句是"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通过描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 诗的首句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地白"二字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

敕勒歌古诗的意思 敕勒歌表达什么意思

<敕勒歌>的意思:阴山脚下有敕勒族世代居住的大平原.天空像是毡布搭成的圆顶大帐篷,笼罩着草原的四面八方.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敕勒歌>的原诗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的赏析 <敕勒歌>是南北朝的乐府民歌,全诗描绘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这首诗描绘了北方草原无遮无拦.高远辽阔的特点,表现出极其阔大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