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翻译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是什么意思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的原句是“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该句出自《世说新语·自新》,意思是:再说,一个人只怕不能立定志向,又何必担忧美名无法显扬呢?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译文

  周处年轻的时候,为人凶悍霸道,成了家乡的祸害。另外,义兴河里还有一条蛟龙,山上有一只跛足虎,他们一起侵害百姓的生活,义兴人称之为“三横”,尤其是周处更为厉害。有人前去劝说周处杀掉猛虎,斩掉蛟龙,目的是希望“三横”可以只留下一个。周处就杀掉老虎,接着有跳入水中杀蛟龙,周处追随蛟龙,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潜入水中,一起漂游了几十里,经过三天三夜,乡民们都说周处已经死了,大家互相庆贺。结果周处竟杀死蛟龙从水里出来了。他听到庆贺的消息后,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乡里的祸害了。周处决心重新做人,就到吴郡去找陆氏兄弟,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他把自己的情况详细告诉了陆云,并说:“我想重新做人,可惜虚度了大好时光,至今一事无成。”陆云对他说:“古人看重的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何况你的前途还是大有作为的。另外,人最可怕的是不能立志,如果志向远大,又何必担心不能名声远扬呢?”于是周处洗心革面,最终成为忠臣孝子。

时间: 2024-11-19 02:09:46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翻译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是什么意思的相关文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翻译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的翻译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翻译: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该句出自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六国论>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

越人以为绐己不顾翻译 越人以为绐己不顾什么意思

"越人以为绐己,不顾"翻译:越人以为他们在欺骗自己,就没有理会.该句出自明代方孝孺<逊志斋集>中的<终不知车>,主要是为了告诉我们不懂就要问,不要不懂装懂:要学会接受正确的建议,不能一意孤行.恪守己见. <终不知车> 越无车,有游者车于晋楚之郊,辐朽而轮败,辊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

赫名是什么电视剧里面的人 主人公叫赫名的电视剧

赫名是<大都市小爱情>里面的人.<大都市小爱情>讲述了来自小镇的苏劲与北京男友张赫名的恋情,被准婆婆以"外地儿媳麻烦多"为由坚决不允许,好不容易奉子成婚,又遭遇年轻小三,婚姻生活多灾多难的故事.在剧中,尽管女主人公的爱情遭到未来婆婆的强烈反对甚至阻挠,但是"意外怀孕"使得这场战局发生了扭转,"奉子成婚"还是让这场恋爱终成正果. 剧情简介 苏劲是80后"北漂"女孩,她有一份白领工作却蜗居在几十平的出租屋里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翻译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的意思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翻译:你只需担心自己不能够成才,不需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语句出自<诫子书>是晚清文人张之洞所写的一封家书.<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工夫,最忌荒唐险躁. 作品原文:勿惮劳,勿恃贵,勇猛刚毅,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纵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翻译:不要畏惧辛劳,不要自恃高贵,要勇猛刚强坚毅,务必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体现了传统美德中的什么精神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什么精神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体现了传统美德中仁爱的精神.两千多年来,仁.义.礼.智.信作为华夏儿女不可或缺的道德准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仁"字,体现了我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变强大,不仅是因为强大可以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强大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人.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 子贡

蒙人遇虎文言文翻译 蒙人遇虎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蒙人遇虎>的译文:蒙地的人穿着狮子皮做的衣服来适应旷野(的风寒),老虎看见他便跑了.他认为老虎害怕他,回去后就很自负,自以为自己了不起.第二天,他穿着狐狸皮做的衣服前往(旷野),再次与老虎相遇.老虎站那看着他.老虎不逃跑而激怒了他,(便)呵斥老虎,结果被老虎吃了. <蒙人遇虎>原文 蒙人衣以狻猊之皮以适圹,虎见之而走.谓虎畏己也,返而矜,有大志.明日服狐裘而往,复与虎遇.虎立而睨之.怒其不走也,叱之,为虎所食. 注释 蒙:春秋时期鲁国的邑名 狻猊:狮子 圹:野外,旷野 返而矜,有

铸砚示志文言文翻译 铸砚示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铸砚示志>译文:宋朝有个人叫做桑维翰,他的长相丑陋.形貌怪异,身子很短但脸很长.他经常看着镜子,对自己感到惊奇,说道:"七尺长的身躯,还不如一尺长的脸(看起来这么长)呢."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考官讨厌他的姓与"丧"同音,因此不录用他. 有的人劝他改作其它的行当(不要念书了),他就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对别人说道:"如果这个砚台穿孔了,我就改行."最后他在科举考试中以进士及第了. <铸砚示志>文言文原文 宋,桑维翰,人丑形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的意思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的意思是什么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的意思是:孝道,如天道的运转,永恒不变:如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是人民本有的自然的行为.这句话出自<孝经>三才章第七,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这一章进一步阐述孝道的意义,指出孝道是贯通天.地.人三才为一的道理. <孝经>天包罗万象,地孕育万物,人的孝道是百行之首.人应当效法天地永恒不变的法则,孝敬父母:而在上位的君主,也当因孝立教.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

乞猫文言文翻译 赵人乞猫文言文翻译

<乞猫>翻译:一位赵国人家中发生了鼠患,在中山乞求一只猫.中山国的人给予了他一只猫.猫善于捕捉老鼠以及鸡禽.一个多月过去了,老鼠抓尽.鸡也抓尽了.他的儿子非常担心,告诉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不将猫赶走呢?". 他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事了.我的祸害是老鼠,不在乎有没有鸡.有老鼠,就会偷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穿破我的墙壁,啃坏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不是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距离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