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上一句是什么 月是故乡明上一句

  “月是故乡明”上一句是:露从今夜白。这两句诗出自杜甫(唐代)《月夜忆舍弟》,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注释

  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长:一直,老是。达:到。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意境赏析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读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凡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结构分析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思想感情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时间: 2024-11-08 22:10:47

月是故乡明上一句是什么 月是故乡明上一句的相关文章

小人喻于利上一句是什么 小人喻于利上一句是啥

"小人喻于利"上一句是什么"君子喻于义",这句话喻指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里仁>,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而小人懂得的只有利益. 这句话告诉我们可以对君子讲道义,但只能对小人讲利益.君子懂义,则可以谈论道义.小人只知道利益,对其谈道义,无异于对牛弹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王安石江上翻译及赏析 古诗江上王安石译文

大江北面,秋天浓重的云幕一半已被秋风撕开:雨后的乌云,沉重地.缓慢地在斜阳中移动徘徊.远处,对岸的青山山势曲折缠绕,似乎阻住了江水的去路:忽然看到无数面白帆在山林的掩映下,正隐隐约约向近处驶来.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作者通过对景色与天气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萧散恬淡的心绪. <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赏析 诗的第一句写了云和雨,给人一种悠远的感受.诗的第二句将黄昏时的云霞写活了,静中有动,勾勒出了一幅秋江暮云图.诗的三.四句

月是故乡明出自于杜甫的什么 月是故乡明的题目出自哪首诗

"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原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突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感怀和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

秦奋为什么叫沪上皇 秦奋为什么被叫沪上皇

秦奋之所以被叫做沪上皇,主要是因为家里有钱,他是上海有名的富二代,而沪是上海的简称,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上海的皇帝,所以被戏称为"沪上皇". "沪上皇"这个称呼,说明秦奋是一个非常有钱的富二代,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上海的皇帝.据说沪上皇秦奋坐拥半个上海,上海2250万法拉利车主被曝是秦奋,当时新闻报道中提到,中环路价值2250万元的法拉利拉法被撞得稀巴烂,全世界媒体顿时沸腾了,上海一共2台,这台是某着名游戏战队的富二代老板的,还收藏有P1和柯尼塞格等. 秦奋的认证信息是

上巳节是什么意思 上巳节是干嘛的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汉民族传统节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节又称女儿节.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经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经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

上弦月和下弦月的区别 上弦月和下弦月有什么区别

上弦月和下弦月的区别:1.月相不同.上弦月月牙的开口朝上:下弦月月牙的开口朝下:2.发生时间不同.上弦月出现在每月农历初八左右:下弦月出现在每月农历二十三左右:3.出现位置不同.上弦月出现在傍晚至前半夜的西边天空,西半边亮:下弦月出现在凌晨至后半夜的东边天空,东半边亮. 月球圆缺盈亏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上弦月和下弦月是月相的两种形状.月相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月球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的光.月球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上弦月是指在

上巳节是哪天 上巳节是什么时候

上巳节是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上巳节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之说,用兰汤以驱除邪气.在古代,上巳节是"祓禊"的日子,有在水滨举行祓除不祥的祭礼习俗.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 上巳节的历史由来已久,在上古时代上巳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春和景明,人们走出家门,集于水边,举行清除不祥的祓除仪式."上巳"最早收录在汉初的文献里.<周

对于拉链合不上齿怎么办 拉链合不上齿怎么处理

1.用香皂对着合不上齿的拉链两侧蹭一蹭,这些肥皂能够起到很好的润滑效果,让合不上齿的拉链快速合上.2.取蜡笔或蜡烛在两排拉齿上来回涂抹,下一次拉起来就非常滑了.3.用棉签沾点凡士林,在拉齿上来回涂抹.4.用尖嘴钳子对准拉链合不上齿的位置夹一下,注意力度别太大了. 拉链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锈处理,其中铝合金的拉链比较容易受到腐蚀,因此应保持枯燥,切勿受潮,以防铝齿生成白色的氧化物.拉链禁止和酸.碱这两类物品接触,且要保持拉链的干燥,以防被腐蚀或生锈. 拉链使用时要正确使用,在拉动拉链前,必须

月球上能看到星星吗 地球上能看到星星吗

在月球上是可以看到星星的,而且我们不仅可以在月球的黑夜看到星星,而且在月球的黑夜也可以看到星星,并且月亮上没有大气的阻挡,这些星星还是又多又亮的.由于月球上接近于绝对真空,没有大气层的存在,阳光就不会被散射,因此在月球上白天也是可以看见星星的. 在月球上是可以看到星星的,甚至比地球上看到的星星还要清晰,不论是月球上的夜晚还是白天,宇航员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远处星空中的恒星在散发光芒,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的干扰,在月球上看到的星星不会闪烁,而是持续性的发射光芒. 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上的灯光吗 理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