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游松风亭文言文翻译 记游松风亭的文言文翻译

  记游松风亭文言文翻译:我曾经住在惠州的嘉祐寺,信步走到松风亭下,感到腿酸疲乏,很想找个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一下。抬头望向松风亭,还在高处,心想这么高,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就这样想了一会儿,忽然对自己说:“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为何要到亭子里才能休息。”

  于是心情一下子放松了,好像已经挂在渔钩上的鱼儿忽然得到了解脱。如果人们都能领悟随遇而安的道理,即便是马上就要上阵杀敌,耳边听得战鼓声声,想到前进杀敌也是死,逃跑受到军法处置也是死,到那时,一样能放下顾虑,很好地休息一番。

  《记游松风亭》原文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记游松风亭》注释

  1、松风亭:在广东省惠阳县东弥陀寺后山岭上。

  2、尝:曾经。

  3、寓居:暂居。

  4、惠州:今广东惠阳县。

  5、嘉祐(yòu)寺:故址在白鹤峰以东,明代改建城隍庙。

  6、纵(zòng)步:放开脚步走。

  7、就:靠近。

  8、止息:停下来休息。

  9、宇:屋檐。

  10、木末:树梢。

  11、意谓:心里说,文中有“心想”之意。

  12、由是:因此。

  13、虽:即使。

  14、兵阵:两军对阵交锋。

  15、死敌:死于敌手。

  16、死法:死于军法。

  17、恁(nèn)么时:这时候。

  18、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记游松风亭》赏析

  《记游松风亭》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贬居广东惠州时所作的一篇小品文,记叙了作者游松风亭路途中的小事及感想。

  作者在谪居生涯中常常苦中作乐,信步山野中排遣愁怀,领悟自然玄机。此次登松风亭未遂,却再次觉悟到“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表现了作者为人坦诚、天真、乐观豁达的一面。全文文字简炼,意味深永,顿挫有致。

  文中写苏轼思绪变化过程,跌宕起伏,顿挫有致。深刻的道理能用家常话说出,真率亲切。其间几处宋时口语的运用,更能收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记游松风亭》创作背景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章悖为相,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州)。十月,苏轼到达惠州,居住在嘉祐寺,游览松风亭时作此文。

  《记游松风亭》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时间: 2024-11-08 21:08:55

记游松风亭文言文翻译 记游松风亭的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

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翻译 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一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山间的风光.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柳迎风飘拂如绿烟,桃花盛开如红雾,弥漫二十多里.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带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穿着各色丝织品的富裕游客很多,超过了堤畔的草,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午.未.申三个时辰:其实

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

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及翻译

<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

晚游六桥待月记译文 晚游六桥待月记翻译简短

西湖最美的景色是春天,是月夜.白天最美时候,是烟雾弥漫的早晨,是山岚缭绕的傍晚.今年的春雪很盛,梅花被寒雪抑制住,后来才和桃花.杏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我的好友陶望龄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宋代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东西,应该抓紧时间去欣赏欣赏啊!"我当时被桃花迷恋住了,竟然舍不得离开湖上. 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草如烟.红花似雾,弥漫有二十多里呢!歌吹的声音恍若微风阵阵吹来,仕女的粉汗有似纷纷的细雨飘落,穿罗衫.著纨裤,游客之多,还多过堤畔的小草.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

初中文言文小石潭记的原文及翻译 小石潭记的原文和翻译

<小石潭记>原文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

晚游六桥待月记赏析 晚游六桥待月记侧重写什么景

赏析:<晚游六桥待月记>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创作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着重写西湖的春景和月夜,在最后一部分,作者触景生情,感慨世人多是庸俗之辈,只知在白日里来赏玩西湖,而不知道真正的美景是春天月夜下的西湖,借此表达了作者心中产生的一种因为缺少知音而生的落寞之情. 作品原文 晚游六桥待月记 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记承天寺夜游>,文章体现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过秦论原文翻译及注释

<过秦论>原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

四大名亭位于湖南的是 四大名亭位于湖南的是什么亭

中国四大名亭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的是爱晚亭.爱晚亭始建于公元1792年,由当时岳麓书院山长罗典所创建,原名"红叶亭",亦名"爱枫亭",皆因满谷古枫而得名.后据唐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改名爱晚亭. 爱晚亭占地面积50平方米,边长6.23米,台基高0.4米,通高12米.内金柱圆木丹漆,外檐柱四根,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亭中方石上刻有张南轩和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