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的意思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翻译

  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意思: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人一样。该句出自苏轼所作的《日喻》,这是一篇善于用形象比喻的议论文,文章以一个盲人识日的生动事例来作比喻,说明要亲自观察,不要以耳代目,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

  《日喻》原文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槃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浮没矣,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日喻》翻译

  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问看得见的人太阳是什么样子。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这个失明的人敲铜盘听到了它的声音,一天听到钟声,就把发出声音的钟当做了太阳。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失明的人用手摸蜡烛,晓得了它的形状。一天,摸到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就把它当做了太阳。

  太阳和钟、龠的差别太大了,但是天生双目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是向他人求得关于太阳的知识。抽象的道理很难被认识,这一点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更加严重,人们不通晓抽象的道理的情况,和生来就不认识太阳的盲人没有什么不同。

  通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启发诱导,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或教法比用铜盘和用蜡烛来说明太阳的比喻或教法好。从用铜盘比喻太阳到把铜钟当做太阳,从把蜡烛当做太阳而到把乐器龠当做太阳,像这样辗转连续地推导,难道还有个完吗?

  所以人世上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

  既然如此,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轼说:“道能够通过自己的虚心学习,循序渐进使其自然来到,但不能不学而强求它。”那么什么叫做自然来到呢?孙武说:“会作战的将军能招致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招致,不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境地。”子夏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完成他们制造和出售产品的业务。有才德的人刻苦学习,来使道自然到来。”不是强求它而使它自己到来!

  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他们天天都生活在水边,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地潜入水里,哪里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有所领悟才能做到。天天生活在水边,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到了船也会害怕。

  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会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人一样。

  从前以讲究声律的诗赋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学习儒家、墨家还兼及名家、法家,而不是立志在求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只知道强求义理,而不是踏踏实实地学。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做实实在在地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因此,写《日喻》来勉励他。

  《日喻》注释

  1、日喻:关于太阳的比喻。

  2、眇:瞎子。

  3、樾:笛类乐器,比笛短,有七孔、三孔等说。

  4、苏子:苏轼自称。

  5、子夏: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

  6、没人:能潜入深水的人。

  7、渤海:唐代郡名,在今山东滨县一代。

  8、没:潜水。

  9、凡:所有。

10、故:所以。

  《日喻》赏析

  文章一开头就叙述故事,这种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都不明确(即使虚拟的也没有),其结构是抽象的,是作为论据的“寓言”。因其描写生动,故而显得具体实在,说服力极强。可以得出,任何知识都来源于感性经验,如果撇开感性经验而单靠间接经验,就像瞎子那样“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那么势必会“转而相之”,混淆这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臆测,杜撰,闹出“闻钟以为日”“扪烛以为日”的笑话,那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

  然而单有感性经验还不够,还得亲自实践,多次探索,方能掌握道;作者认为“道可致而不可求”。而“致”与“求”的区别,作者引古人语对“致”作了解释:“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这里的“致”就是一种“循序渐进”,平时积学,自然得“道”的意思,学至则道自致。

  譬如军队能够掌握主动权,可进则进,可退则退,待时机成熟就行出击,才能获胜,若牵“求”胜利,就成了“致于人”了,就会失败。求道也是如此,如果经过平时不断的实践,而不是急于求成,那么道是可致的。

  作者为了论证这个观点,又讲了另一个寓言故事。作者发现“南方多没人”,而北方则少有,原因就在于“南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因为“日与水居”,故能渐识水性,“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水之道者。”懂得水性(“水之道”)方才能“没”,“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可见求“道”单凭勇气是不行的,还得经过长期的实践。如果想一蹴而就,“不学而务求道”,走捷径,投机取巧,那就只能像北方学“没”者那样,没有不被溺死的。

  作者运用寓言阐述道理时,夹叙夹议,深入浅出,寓言讲完,道理也就清楚了。而且作者连续运用两个寓言说明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丝丝入扣,环环相接,可称之为“螺旋式”的比喻方式——即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故事构成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结构,使寓言的主旨和理念更趋深入和加强,这是苏轼的创新。

  最后一段联系实际并交代为文的目的。“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相反,“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经术本来就是载道的,所以“士知求道而不务学”,他们不知道“道”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想真正理解“道”,不能单靠读几本经书,应该杂学旁收,既不能忽略感性经验,又要经过长期的摸索思考,以渐进于道。这里,作者是针对王安石以经术取士而发的。

  总之,作者运轻灵之笔娓娓道来,仿佛与人对面而谈,亲切动人,语浅道明,毫无论说文的板滞之弊。且本文还继承了战国议论文的优点,以寓言作为论据,使行文简洁明了,形象生动。

  《日喻》创作背景

  《日喻》是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所作。

  《日喻》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1080年(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

  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1101年(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1101年8月24日(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四岁,御赐谥号文忠(公)。

时间: 2024-11-09 00:03:33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的意思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翻译的相关文章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意思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意思董仲舒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意思是:匡扶正义却不谋求个人的利益,彰明道义却不计较自己的功劳."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出自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原文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翻译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翻译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翻译: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该句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师说>.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师说>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六艺经传皆通之的传的意思 六艺经传皆通之中传什么意思

传的意思: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整句意思: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该句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师说>.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师说>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道可致而不可求出自 道可致而不可求出自哪里

"道可致而不可求"一句出自<日喻>.<日喻>是苏轼的说理议论文,运用形象的寓言故事进行比喻说理,说明了"道可致而不可求"的道理,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强求义理,要脚踏实地地刻苦学习,使道自然到来. <日喻>的赏析 <日喻>全文多用寓言故事来论证观点,夹叙夹议,深入浅出地说明了"道可致而不可求"的道理.作者多次运用寓言阐述道理,告诉我们:如果经过平时不断的实践,而不是急于求成,那么道是可致的. <日喻

愿做凡尘一朵莲,出泥不染水中仙是谁写的 愿做凡尘一朵莲,出泥不染水中仙是哪里的

紫亦云:愿做凡尘一朵莲,出泥不染水中仙.有一种花叫荷花,花语是:"红尘美景皆过客,人生一梦百世修,愿做凡尘一朵莲,出泥不染水中仙,清风不眠,花开不语,花落不言."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

叶凡和无始大帝谁厉害 《遮天》简介

叶凡和无始大帝,无始大帝比较厉害.叶凡是书中的主角讲述他比较多,叶凡会的功法太多了.但无始大帝比叶凡的战绩要高.无始大帝是打的各种大帝不敢出来,无始钟响天地更是颤抖,反观叶凡,他的万物母气鼎就不会让各种大帝害怕. <遮天>简介 冰冷与黑暗并存的宇宙深处,九具庞大的龙尸拉着一口青铜古棺,亘古长存.这是太空探测器在枯寂的宇宙中捕捉到的一幅极其震撼的画面.九龙拉棺,究竟是回到了上古,还是来到了星空的彼岸?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热血似火山沸腾,激情若瀚海汹涌,欲望如深渊无止境--登天

诡道异仙哪边是真的 《道诡异仙》作者介绍

诡道异仙都是真的.<道诡异仙>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一部东方奇幻类网络小说,作者是狐尾的笔.诡异的天道,异常的仙佛,是真?是假?陷入迷惘的李火旺无法分辨.可让他无法分辨的不仅仅只是这些.还有他自己,他病了,病的很重. <道诡异仙>作者介绍 狐尾的笔,网络小说作家,常年编写玄幻.奇异类型的小说,文笔优秀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都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其作者的主要作品都有<诡秘地海>.<艾泽拉斯变形大师><太吾传人响当当>. <道诡异仙>评价

推手陈一凡和刘念什么关系 推手刘念的扮演者是谁

电视剧<推手>中陈一凡和刘念曾是大学同学,后来是上下属的关系,而且还是一对同居的恋人. 推手陈一凡和刘念什么关系 在由文杰执导,贾乃亮.王鸥.刘欢.边潇潇领衔主演的都市情感剧<推手>中,女主陈一凡和刘念是一对同居的恋人,同时他们在工作中是上下属的关系.刘念是明德集团执行总裁,而陈一凡则是明德集团副总裁.两人还曾是大学同学,只是恋爱中的两人并不是那么恩爱,而是在同居生活中过着各自的生活.在电视剧开头,两人就因刘念花了四十亿拍下中心街15号地块,却拿不出钱的事情而吵了一架. 从这可以看

娘道招娣结局怎样 娘道招娣死了吗

<娘道>招娣结局是被牢生枪杀的.招娣是瑛娘的二女儿,和姐姐盼娣一同陷入牢狱之灾,招娣为了让姐姐盼娣活下来,最终招娣替姐出征,没想到被牢生开抢杀死. 娘道招娣结局怎样 为了不让姐姐出行,招娣给盼娣喝了迷魂药,毕竟姐姐有孩子,还有丈夫,而自己孤家寡人一个,除了母亲瑛娘,她没有放不下的人,最终招娣替姐出征.到了隆县之后,招娣看到了隆牢生,隆牢生一直恨招娣一家人,最后在时少卿的教唆下,牢生向招娣开了抢. 招娣死了,是被牢生杀死的,当然还有时少卿这个大坏蛋,目睹这一切的瑛娘也是伤透了心.招娣的死挺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