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翻译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翻译

  翻译: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亡:失去。该句出自苏洵的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六国论》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翻译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

  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

  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

  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在理啊!

  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

  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败少胜多。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

  况且燕赵正处在其他国家被消灭了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六国论》注释

  1、兵:兵器。

  2、善:好。

  3、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道:原因。

  5、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6、率:都,皆。

  7、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8、完:保全。

  9、以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

  10、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11、其实:它的实际数目。

  12、所大欲: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

  13、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

  14、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苦。

  15、视:对待。

  16、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17、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18、厌:同“餍”,满足。

  19、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厉害。奉,奉送。弥、愈,都是“更加” 的意思。繁,多。

  20、判:决定。

  《六国论》赏析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接着苏洵再从“赂秦”的两个方面来论述这种做法的后果。

  在接下来的两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别就“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了它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

  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论述发表感慨。第四段的头几句是一种设想,为六国筹划怎样对付秦国。第三段末尾的设想,是仅仅就六国改变它们各自的方针路线来立论,所以只说胜负存亡“或未易量”,没有加以肯定。则进一步指出必须发愤图强,敢于斗争,并且团结一致,联合抗秦。

  文章的第五段是作者继续发表意犹未尽的感慨,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针对的是历史,第五段的感慨针对的是现实。整篇《六国论》,应该说到前一段的就结束了。从全文的布局来看,也收结得沉着有力。

  《六国论》创作背景

  《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苏洵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苏洵立论的根据;二是苏洵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苏洵撰写《六国论》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

  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辽、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

  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辽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辽、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六国论》作者介绍

  苏洵,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相传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于是愤而自焚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闭门潜心读书,终于博通六艺及诸子百家著作,撰写文章下笔顷时数千言。

  嘉祐间,得当时名盛一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后不久去世。

  他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行世。

时间: 2024-12-15 07:18:48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翻译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翻译的相关文章

范氏之亡也文言文翻译 范氏之亡也的文言文翻译

范氏之亡也文言文翻译: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锤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害怕自己听到钟声,这就太荒谬了. <范氏之亡也>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锥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范氏之亡也>注释 1.范氏之亡也:范氏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翻译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翻译意思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的意思是:诸侯听闻这件事,都知道大王看视人而看重马了."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出自<史记·滑稽列传·优孟>.优孟是春秋时期楚国宫廷艺人,从小善辩,常谈笑讽谏时事,以优伶为业. 原文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亡赖在清平乐村居里面是什么意思 亡赖在清平乐村居里的意思

亡赖在清平乐村居里面的意思:指小孩顽皮.淘气.亡同"无".<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全诗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清平乐·村居>原文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翻译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

兵挫地削 亡其六郡翻译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翻译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的翻译是:军队被打败,土地被割占,丢掉了楚国的六个郡."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出自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这句话记述了楚怀王因为昏聩,误信小人,最后导致国土沦丧的下场.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的原文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的原文节选如下: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

最喜小儿亡赖的亡赖是什么意思 清平乐村居描写了什么景象

"最喜小儿亡赖"的亡赖是指小孩顽皮.淘气.亡是通假字,同"无".这句话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描述了乡村闲情逸致的生活,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 辛弃疾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

烽火戏诸侯是哪个君王 周幽王的简介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后果然哈哈大笑,幽王也很是高兴,因此又屡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真的有犬戎进攻,攻破了镐京,杀死了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周幽王的简介 周幽王姬宫湦,姬姓,名宫湦,周宣王姬静之子,母姜后,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前782年―前771年在位. 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即位后,自然灾害严重,泾.渭.洛,三川皆震.周幽王贪婪腐败,重用虢石父进行专利

却宾客以业诸侯业什么意思 却宾客以业诸侯中业的意思

业的意思:从业,从事,侍奉."却宾客以业诸侯"出自秦朝大臣.文学家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奏议<谏逐客书>.李斯的<谏逐客书>不只是一篇好文章,而且是一个好策略.其社会.历史价值远远不止于改变"逐客",更加为秦王朝的统一天下奠定了策略基础. <谏逐客书>原文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

淮阴侯列传文言文翻译 汉书淮阴侯列传原文及翻译

<淮阴侯列传>的文言文翻译:淮阴侯韩信最开始是平民的时候,生活贫苦,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丝绵,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对那位大娘说:"我将来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的." 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看不起韩信,说:"你虽然又高又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韩信你不怕死

自责以备谓之明责人以备谓之惑翻译 自责以备谓之明责人以备谓之惑的翻译

自责以备谓之明,责人以备谓之惑翻译:用全面(的标准)要求自己,叫做明智;用全面(的标准)要求别人,叫做糊涂.该句出中国汉代哲学家董仲舒所作的政治哲学著作<春秋繁露>.<春秋繁露>推崇公羊学,发挥"春秋大一统"之旨,阐述了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哲学-神学理论,宣扬"性三品"的人性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的伦理思想及赤黑白三统循环的历史观,为汉代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春秋繁露>原文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