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闻鸡起舞翻译及注释 祖逖闻鸡起舞原文

  翻译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在同一个寝室睡觉时,半夜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并不是不祥之兆。”于是起床舞剑。

  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事顾问长官。祖逖住在京口,集合了一批骁勇雄健的士兵,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如果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派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一定会有受到环境感染积极响应的各地英雄豪杰!”司马睿向来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铠甲和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

  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肃清中原敌人,就像这大江之水,一去不回头!”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祖逖闻鸡起舞注释

  主簿:州、府长官的佐僚,主管文书的官员。

  郡国:指全国各地。郡,地方行政区名称;国,皇帝分封的藩国。

  此非恶声:古人认为半夜鸡鸣是不祥之兆,祖狄不这么认为。

  部曲:部下,军队。当时世家大族的私人军队叫“部曲”,由本族贫民、佃户等组成。

  骁健:骁勇,健壮的人。

  绸缪(chóu móu):交情深切

  司州:古州名。

  蹴:用脚踢。成语有“一蹴而就”,此“蹴”引申为轻易的举动。

  舞:舞剑习武。

  觉:醒。

  江:指长江。

  睿:司马睿,即以后东晋的元帝,当时任左丞相。

  以为军谘祭酒:让祖逖担任军事顾问长官。

  纠合骁健:集合了一批骁勇雄健的士兵。

  诚:假如,如果。

  济:渡。

  俱:一起。

  将:带领。

  素:向来,一向。

  给千人廪(lǐn):供给一千人的军粮。

  铠仗:铠甲与兵器。

  兵:兵器装备。

  寝:睡觉。

  起冶铸兵:兴建冶炼工厂铸造兵器。

  光复:收回失去的领土。

  有如大江:让大江来作证。古人常以“有如”发誓。

  屯:驻扎。

祖逖闻鸡起舞原文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cun)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祖逖闻鸡起舞的启示

  《闻鸡起舞》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刻苦努力,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闻鸡起舞的意思是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祖逖介绍

  (266年~321年),字士稚。东晋名将,民族英雄。河北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有传言,他是在燕山上出生),《定兴县志》载,他是今河北省定兴县祖村店人,汉族。中国东晋初有志于恢复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将。父亲祖武,任过上谷(今河北怀来县)太守。父亲去世时,祖逖还小,他的生活由几个兄长照料。祖逖的性格活泼、开朗。他好动不爱静,十四五岁了,没读进多少书。几个哥哥为此都很忧虑。但他为人豁落,讲义气,好打不平,深得邻里好评。他常常以他兄长的名义,把家里的谷米、布匹捐给受灾的贫苦农民,可实际上他的哥哥们并没有这个意思。著名的“闻鸡起舞”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虽然外因不利,但他尽力创造条件。司马睿不给他士兵,他自己招募;不给他兵器,他“起冶铸兵”,精神可嘉。后因朝廷内乱,北伐失败。

  《闻鸡起舞》的故事

  晋代有位名叫祖逖,小时候的他很淘气还不爱学习,长大后看见国家衰落,百姓的日子非常艰苦,为了能改变国家的现状,祖逖开始发奋读书,认真学习,学问大有长进。

  祖逖有个好朋友叫刘琨,二人每次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都会不知不觉谈到很晚,就在一张床上休息。第二天早上,他们又会一起练剑习武,为将来报效祖国做好准备。

  一天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鸡叫声,便爬起来对刘琨说:“公鸡在叫我们起床,现在就去练剑怎么样?”刘琨欣然同意了。从此以后,祖逖和刘琨约定,每天听到鸡叫声就起床练剑。不管刮风下雨,不管酷暑严冬,从来没有间断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练习,祖逖与刘琨都成为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的文武全才。

时间: 2024-08-29 00:57:52

祖逖闻鸡起舞翻译及注释 祖逖闻鸡起舞原文的相关文章

祖逖闻鸡起舞翻译及启示 祖逖闻鸡起舞原文

启示 <闻鸡起舞>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刻苦努力,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闻鸡起舞的意思是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翻译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在同一个寝室睡觉时,半夜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并不是不祥之兆."于是起床舞剑. 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事顾问长官.祖逖住在京口,集合了一批骁勇雄健的士兵,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

齐田氏祖于庭翻译 齐田氏祖于庭原文翻译

齐国贵族田氏,出行前在厅堂设宴祭祀路神,宴饮的宾客有上千人.宴席上有敬献鱼和大雁的,田氏看了,于是感叹道:"老天对民众很厚道啊!生长五谷,孕育鱼和鸟,用来享用."所有食客高声附和. 一个年龄十二岁姓鲍的小孩,在幕僚中排列在次等的位置,进言道:"事情并不是您说的那样.天地万物和我们人类并存,只是种类不同而已.种类没有什么贵贱之分,只是因为大小.智力不同而互相制约,互相成为食物,并不是为了给谁吃而生存的.人类获取可以吃的东西吃,难道是天为了让人吃而孕育它们吗?况且蚊虫叮咬(人的)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过秦论原文翻译及注释

<过秦论>原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

曹植聪慧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曹植聪慧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曹植聪慧>翻译:曹植十多岁的时候,能诵读<诗经>.<论语>及诗词歌赋十几万字,善于写文章.曹操曾看到他的文章,对曹植说:"你请人代笔写的吧?"曹植跪拜回答说:"话说出来是言论,落笔写下来成文章了,您只要当面考我,我怎么会请人代笔写呢?"注释:赋:古代的一种文体. 原文原句 曹植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的翻译及注释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高中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和翻译及注释高中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学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学弈文言文原文

<学弈>翻译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弈秋教导两个徒弟下棋,其中一人十分认真,专心,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大雁将要飞来,想要用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明显不如前者高.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者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学弈>注释 ①弈:下棋. ②秋:人名. ③通国:全国. ④之:的. ⑤善:善于,擅长. ⑥使:让. ⑦诲:教导. ⑧其:其中. ⑨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⑩之:指弈

伤仲永翻译及注释 伤仲永原文

翻译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敕勒歌古诗翻译及注释 敕勒歌古诗原文

翻译 在敕勒川的平原上,在高峻的阴山下,天像一顶宽大无比的蒙古包,笼罩着四面八方辽阔的原野.青天苍苍,大地茫茫,风吹过来草低头,顿时显出成群成群肥硕的牛羊. 注释 1.敕(chì)勒:种族名,又叫铁勒,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一说即维吾尔族. 2.敕勒川:敕勒民族居住处,在今山西.内蒙古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川,平原.一说河流. 3.阴山:山脉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起于河套西北,绵亘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和内兴安岭相接. 4.穹(qióng)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