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古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原文

  古诗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此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翻译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注释

  1、僵卧:直挺挺地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僵:僵硬。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2、思:想着,想到。戍(shù)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戍守边疆。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此代指边关。

  3、夜阑(lán):夜深。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4、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

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全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创作背景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

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介绍

  陆游,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存诗9300多首,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

时间: 2024-08-29 12:16:44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古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原文的相关文章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赏析翻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赏析和翻译

赏析:第一首诗写大雨和诗人所处,第二首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翻译: 其一 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 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其二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翻译赏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翻译和赏析

翻译: 其一 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 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其二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赏析:第一首诗写大雨和诗人所处,第二首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翻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原文

翻译: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原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注释 1.僵卧:直挺挺地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僵,僵硬.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2.思:想着,

同风雨共抗疫作文 同风雨共抗疫作文范文

疫情来得突然,但全中国从未如此团结.很多人虽然无法赶赴一线,但也与中华儿女一同正视苦难,团结一心对抗疫情.我们见证了雷神山医院的建筑奇迹,相信着黑暗终将消逝,黎明终将破晓! <同风雨共抗疫>的作文范文 范文一 山河有恙,武大纷扬的樱花,垂落了满地尘埃,尖锐的哨声响起,那带着鲜血与信仰的哨声,划破了危难前的平静.仿佛迷雾遮挡朝阳,仿佛曙光被黑暗捆绑.苦难又一次逼近,张牙舞爪,肆意弥漫,让我山河满目疮痍,哀鸿遍野! 起初,我们事不关己,但当疫情地图被刺眼的"红"所铺盖,危及你我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意思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翻译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意思: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该句出自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送柴侍御>,这是作者贬龙标尉时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中写与好友分离,自然不免有点儿伤感,但作者却宽慰友人:我们虽阻隔青山,却可以"同云雨",虽人分两地,却可以共明月,因而没有一般送别诗通常所流露出的那种缠绵悱恻的情绪,确是构思新颖,别具一格,蕴含深刻,更见情深. <送柴侍御>原文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村晚古诗意思翻译 《村晚》原文

<村晚>古诗意思翻译是: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的往家里走去: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村晚>原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晚>注释 1.陂(bēi):水岸. 2.衔:口里含着.此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浸:淹没.寒漪:带有凉意的水纹.漪(yī),水波. 3.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风雨夜归人上一句 风雨夜归人上一句是什么

"风雪夜归人"的上一句是"柴门闻犬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意思是:门外传来狗吠的声音,原来是有人冒着狂风暴雪回来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句诗出自于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原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当暮色降临山峰苍苍茫茫的时候就越来越觉得路途遥远,当天气越寒冷茅草屋显得更加寒酸.

听邻家吹笙古诗翻译 听邻家吹笙原文及译文

<听邻家吹笙>的译文:吹笙的声音好像是隔着彩霞而来的,不知是出自墙外的哪一家.重重的大门紧锁,无处可寻,怀疑其中必有千树的桃花,灼灼其华.<听邻家吹笙>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郎士元.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唐代]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赏析 首句"凤吹声如隔彩霞"具象地写出"隔彩霞"三字,设想奏乐的环境,间接烘托出笙乐的明丽新鲜."不知墙外是谁家"不仅进一步渲染了笙声的

山行古诗翻译及赏析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行>翻译: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山行>这首诗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