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翻译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翻译: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该句出自《论语·学而》,《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翻译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悦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赏析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论语》创作背景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论语》作者介绍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时间: 2024-08-01 02:54:56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翻译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的相关文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翻译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应该选取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如果发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并加以改正."这句话表现了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出自<论语>述而篇.<论语>全书共20篇492章,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 <论语>述而篇原文节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qu

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翻译 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的翻译

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翻译: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才可以学射箭.该句出自<列子·汤问>中的一则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故事中人物个性鲜明,好学的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这则寓言表达了在良师的引导下,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纪昌学射>原文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

北京中小学上课时间调整:小学不早于8时20分,中学不早于8时

31日,今天上午,在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重点介绍过去一周全市"双减"工作推进情况.新学期防疫和校内教育教学.升级课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会上,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明天,140万中小学生将开启新学期,学校已做好各方面准备. 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重点是推动日常教学回归课堂,回归零起点.在规范教学秩序方面,义务教育学校按规定安排教学时间,小学上课时间不早于8时20分,中学不早于8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翻译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翻译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翻译: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该诗出自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鹊桥仙·纤云弄巧>,其为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 <鹊桥仙·纤云弄巧>原文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纤云弄巧>全文翻译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翻译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原文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翻译: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出自<论语·雍也>,共包括30章,该篇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全文翻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意思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出自<论语·为政>,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翻译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的意思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出自<论语>十二章,作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其弟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翻译    意思是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翻译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翻译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意思是: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句话出自<论语>. <论语>原文节选及翻译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翻译 孔子学琴明白了什么道理

意思是: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练了十天却不另学新曲子.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 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 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 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