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全诗赏析 莫道桑榆晚的出处

  莫道桑榆晚这句诗出自刘禹锡的即事感怀诗《酬乐天咏老见示》,全诗表达了刘禹锡对生死问题的清醒而乐观的认识,说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唯物的态度积极对待人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二句,深为人们赞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原文及翻译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译文: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接触了解的人越多观察起来更加一目了然。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赏析

  《酬乐天咏老见示》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此诗阐明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还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对此如果细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就能从嗟老叹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而有所作为。

  全诗表达了刘禹锡对生死问题的清醒而乐观的认识,说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唯物的态度积极对待人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二句,深为人们赞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时间: 2024-08-16 05:06:12

莫道桑榆晚全诗赏析 莫道桑榆晚的出处的相关文章

溪桥晚兴赏析及翻译 溪桥晚兴赏析及翻译为

<溪桥晚兴>赏析:这首诗虽然写的是春日景色,但却流露出寂寞的情怀.诗中流露了诗人作为亡国孤臣难耐的悲凉,抒发了诗人国破家亡后的沉痛心情和对故国的思念.翻译:一个人寂寞的站立在不知名亭子旁,春天的河流快要漫至岸边了,河边的青草纤细嫩绿.天边的夕阳余晖洒在那悠闲的人身上,你看烟花散满了他的衣袖,他却尤自地倾听杜鹃美妙的歌声. <溪桥晚兴>是南宋遗民郑协创作的一首七绝古诗,全诗均为诗人眼见的景物描写,却在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忧思故国的乡愁.原文为: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一川晚照人闲

春晚范成大赏析 春晚范成大古诗解析

此诗以"春晚"为题,借暮春之景,抒忧愤之情.颔联点出暮春时令,暗示诗人心绪,颈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眼前"花老"而联想到人老,慨叹当时南宋朝廷不能振作,自己心力交瘁,回天乏术,于是诗人怀着难遇明主想要隐退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 春晚范成大赏析 原文 <春晚> 春晚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 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淳熙六年(1179年)春.淳熙五年六月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赏析

全诗赏析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文中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表达了作者怀念逝世亲人的的思想感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出自杜牧所作的<清明>. <清明>原文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细雨斜风作晓寒全诗赏析

细雨斜风作晓寒全诗赏析:此词上片写早春游山时的沿途景观,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以清茶野餐的风味.全词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在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细雨斜风作晓寒"指的是苏轼所作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原文 浣溪沙 作者: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

梨花风起正清明全诗赏析

梨花风起正清明全诗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写西湖春景和游春的热闹场面.后两句说日暮人散以后,景色更加幽美,那些爱赶热闹的人既然不知道欣赏,只好让给飞回来的黄莺享受去了.运用侧面描写,反映了清明时节郊游踏青的乐趣.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清明时节西湖美景.春景的喜爱与赞美,以及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苏堤清明即事原文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苏堤清明即事翻译 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将近清明,游人如织. 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

道可致而不可求出自 道可致而不可求出自哪里

"道可致而不可求"一句出自<日喻>.<日喻>是苏轼的说理议论文,运用形象的寓言故事进行比喻说理,说明了"道可致而不可求"的道理,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强求义理,要脚踏实地地刻苦学习,使道自然到来. <日喻>的赏析 <日喻>全文多用寓言故事来论证观点,夹叙夹议,深入浅出地说明了"道可致而不可求"的道理.作者多次运用寓言阐述道理,告诉我们:如果经过平时不断的实践,而不是急于求成,那么道是可致的. <日喻

孟晚舟为什么不姓任 孟晚舟与华为什么关系

孟晚舟不姓任是随妈妈姓孟.孟晚舟是任正非和前妻孟军所生,在离婚的时候,经过协商孩子跟随母亲的姓,所以孟晚舟不姓任. 孟晚舟与华为什么关系 去年的"孟晚舟事件"几次登上热搜,让我们好奇孟晚舟是谁,原来孟晚舟是华为现在的副董事长和首席财务官.因为华为是大家熟知的一个手机品牌,所以让更多的人开始注意孟晚舟了,也知道她是华为董事长任正非的女儿.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的风俗都是跟随父亲姓,孟晚舟怎么姓不姓任呢? 孟晚舟为什么不姓任 按理说孟晚舟为什么不姓任这和我们无关,不过她是公众人物有的人还是很好

莫道桑榆晚什么意思 莫道桑榆晚的意思

"莫道桑榆晚"的意思是:不要说夕阳照到桑榆的树端时已是傍晚时分.这句诗的下一句是:为霞尚满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待年老的积极态度及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胸怀.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唐代]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译文 人谁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谁来怜惜? 身体日渐消瘦衣带也越收越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总是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赏析

赏析:"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出自宋代李清照所作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 作者: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