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之不复中的之什么意思 师道之不复中的之意思

  之的意思:1、取消句子独立性。2、的。整句的意思: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该句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师说》,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师说》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不通晓文句的去向老师请教,有疑惑不能理解的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

  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师说》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

  4、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6、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7、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8、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

  10、是故:因此,所以。

  11、无:无论、不分。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13、师道:从师的传统。即“古之学者必有师”。

  14、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15、犹且:尚且。

  16、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17、.下:不如,名词作动词。

  18、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耻:以……为耻。

  1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21、惑矣:糊涂啊!

  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2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习:使……学习。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24、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分逗。

  25、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不:通“否”。

  26、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27、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28、百工:各种手艺。

  29、相师:拜别人为师。

  30、族:类。

  31、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32、年相若:年岁相近。

  3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高官为师就近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34、复:恢复。

  35、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36、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37、乃:竟,竟然。

  38、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39、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40、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41、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42、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43、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44、之徒:这类。

  4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46、不必:不一定。

  47、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48、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进士。

  49、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习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

  50、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51、余嘉其能行古道: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52、贻(yí):赠送,赠予。

  《师说》赏析

  文中虽也正面论及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和以什么人为师等问题,但重点是批判当时流行于士大夫阶层中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就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主要精神看,这是一篇针对性很强的批驳性论文。

  文章开头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师道: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的标准(以谁为师)。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作为立论的出发点与依据。从“解惑”(道与业两方面的疑难)出发,推论人非生而知之者,不能无惑,惑则必从师的道理;从“传道”出发,推论从师即是学道,因此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一段,层层顶接,逻辑严密,概括精炼,一气呵成,在全文中是一个纲领。这一段的“立”,是为了下文的“破”。一开头郑重揭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势如风雨骤至,先声夺人。

  接着,就分三层从不同的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先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指出圣与愚的分界就在于是否从师而学;再以士大夫对待自己的孩子跟对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指出这是“小学而大遗”的糊涂作法;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与士大夫耻于相师作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智不及他们所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

  作者分别用“愚”、“惑”、“可怪”来揭示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的不正常。由于对比的鲜明突出,作者的这种贬抑之辞便显得恰如其分,具有说服力。

  在批判的基础上,文章又转而从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孔子的言论和实践,说明师弟关系是相对的,凡是在道与业方面胜过自己或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为师。这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观点的进一步论证,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于师事“位卑”者、“年近”者的现象进一步批判。

  文章的最后一段,交待作这篇文章的缘由。李蟠“能行古道”,就是指他能继承久已不传的“师道”,乐于从师而学。因此这个结尾不妨说是借表彰“行古道”来进一步批判抛弃师道的今之众人。“古道”与首段“古之学者必有师”正遥相呼应。

  《师说》创作背景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贞元十七年(801),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

  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

  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师说》作者介绍

  韩愈,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其郡望在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贞元十九年(803),因言关中旱灾,触怒权臣,被贬为阳山令。宪宗元和元年(806)召拜国子博士。

  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讨淮西吴元济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后历任国子祭酒、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大力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张“以文为诗”,作诗力求新奇,且多议论。《全唐诗》存其诗十卷。有诗文合编《昌黎先生文集》。

时间: 2024-08-29 19:39:32

师道之不复中的之什么意思 师道之不复中的之意思的相关文章

中国航天日是哪天 中国航天日是什么时候

中国航天日是每年的4月24日,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并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一个纪念日.自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属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序幕,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 中国航天日的由来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

中国航天日的宣传语 中国航天日的宣传标语

中国航天日的宣传语:航宇心不忘,问天梦飞扬;春华秋实几十载 矢志不渝献航天;栉风沐雨熬出戈壁新星,砥砺前行勇创航天辉煌;我用汗水相守,大气层外你的回眸;神舟飞腾华夏庆,嫦娥玉兔共相迎;航宇心不忘,问天梦飞扬;栉风沐雨熬出戈壁新星,砥砺前行勇创航天辉煌. 中国航天日的由来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 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有哪些 1.2016年4

掌中之物小说简介 掌中之物小说的简介

<掌中之物>小说的简介为:一个心狠手辣的男人,一个不屈不挠的灵魂,以及一段处处错的纠缠.前,她送他进监牢,直至确定他被执行死刑,这才安心.后,他扯她入地狱,亲眼看着她被侮辱伤害,却仍旧不解恨.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报复,也是一场隐忍持久的复仇.傅慎行原本一直以为,何妍会是他的掌中之物. <掌中之物>小说的人物简介: 何妍:30岁,大学经济系讲师,数字天才.美貌善良.坚韧不屈.被傅慎行恶意报复,被迫走上复仇救赎之路.与线人小五并肩作战,协助警方取证并摧毁犯罪集团. 傅慎行:33岁,傅氏总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空气中什么含量最多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约占78%,其次是氧气,约占21%.氮气,化学式为N2,为无色无味气体,微溶于水和酒精.氮气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条件下才能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在放电的情况下才能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氮气通常被称为惰性气体,用于某些惰性气氛中进行金属处理,并用于灯泡中以防止产生电弧. 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它的恒定组成部分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可变组成部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随地理位置和温度不同在很小限度的范围内会微有变动.空气中的不定组成部分,则随不同地区变化而有不

发而皆中节什么意思 发而中节是什么意思

"发而皆中节"的意思是:表现出来却都能够有所节制."发而皆中节"出自<中庸>,原句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句话的意思是:心里面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这叫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这叫作和. 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青衣为什么与葛天中为敌 青衣和葛天中关系

青衣与葛天中为敌原因是:青衣欺骗葛天中回天道盟接受审判,造成葛天中被埋伏.后来葛天中杀青衣,就是立场不同了,青衣被天道盟内门蛊惑,而葛天中也走上了另一条宿命道路.这两位都是小说<活人回避>中的人物.<活人回避>为黑岩阅读网签约作者"风尘散人"原创悬疑小说.讲述了一人因为贪财收了一件不该收的古董,从此四海漂泊的故事. 风尘散人是一位优秀的小说作者,他的小说作品非常受读者喜爱,譬如<活人回避>,<黄泉守夜人>,<透视极品医圣>,&

中午时太阳在什么方向 中午时太阳在什么位置

对于中国区域,中午时太阳在正南方.对于中国区域,早上太阳光从东边射来,中午太阳光从南边射来,傍晚太阳光从西边射来,正中午的太阳方位角在180°(正南方). 中午时太阳在什么方向 对于中国区域,早上太阳光从东边射来,中午太阳光从南边射来,傍晚太阳光从西边边射来.早上的太阳方位角在90°左右(但一年当中,有一定的角度范围变化),正中午的太阳方位角在180°(正南方),傍晚的太阳方位角在270°左右(但一年当中,有一定的角度范围变化). 对于地球上任何位置,当太阳处于春分点或秋分点,即太阳赤纬是0°的

陆战之王哪集牛努力中枪 陆战之王牛努力中枪第几集

电视剧<陆战之王>中牛努力中枪是在第四十九集,牛努力为救于大雷身中一枪. 陆战之王哪集牛努力中枪 在由康洪雷.张寒冰执导,陈晓.王雷.吴樾领衔主演的当代军旅剧<陆战之王>第九集的剧情里,蓝旅长向坦克主办方指控哈维的罪证,原来受雇于国际间谍组织的哈维以参加坦克大赛的名义进入赛区,目的是窃取各国坦克情报传递给境外.而后主办方从国防部证实了蓝旅长的话,于是立即开始抓捕哈维等人.知道事情败露的哈维决定开着坦克逃走. 而正准备参加比赛的牛努力.张能量.于大雷三人突然被哈维等人围攻,几人还不知

如何在ppt中加入视频 怎样在ppt中加入视频

先打开电脑上的ppt软件,然后在上方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再选择[视频],接着可以看到[本机上的视频]和[网络视频]两个选择,这里选择[本机上的视频],最后只需要选择要插入的视频,点击打开即可. 如何在ppt中加入视频 1.打开电脑ppt,选择"插入", 2.选择"视频",可选择"本机上的视频"和"网络视频",这里选择本机上的视频, 3.然后选择要插入的视频,点击"打开"即可. 上述就是关于如何在ppt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