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清明节不仅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朝。

  相传周朝的天文学家曾用“土圭”测日影法,确定了二十四节气,清明也就是其中之一。后来,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将清明前的第三天定为寒食节。由于清明与寒食节相隔很近,所以清明逐渐融入了寒食祭祖的习俗。到了唐朝,唐玄宗直接将清明和寒食节打包定为国家法定假日。后来清明节逐渐吸取上巳节踏青的习俗,逐渐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节日。

  作为一个集节气和节日于一身的传统佳节,清明节还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时间: 2024-12-13 21:45:02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相关文章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清明节有哪些来历和风俗

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逃亡时介子推割肉煮汤给他吃,晋文公做了君王后为了逼出隐居深山的介子推,火烧绵山,把介子推烧死在柳树下.后晋文公将介子推的忌日定为寒食节,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风俗有扫墓祭祖.植树.放风筝.插柳.拔河.荡秋千.斗鸡.射柳.蹴鞠和蚕花会等.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其主要为每年公历的4月5日前后,多为4月5日.而2021年的清明节为2021年04月04日.清明节主要的两大节日活动为扫墓祭祖和踏青.其中,扫墓祭祖主要是为了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

清明节有放风筝的风俗吗 清明节有没有放风筝的风俗

清明节有放风筝的风俗.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之一.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节又称什么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的出处

清明节的来历如下:在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逼出隐居深山的介子推,火烧深山,介子推依然不出,最后发现介子推背着母亲死在柳树下.后晋文公将介子推的忌日定为寒食节,百姓不准开火煮食,只能食用冷食. 清明节的来历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臣子介子推割肉煮肉汤喂主公,待重耳成为晋文公,重赏群臣,独忘了介子推.为逼出归隐的介子推,晋文公火烧深山,结果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死于柳树下.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将其忌日定为寒食节,每逢忌日,不许民众开火,只能吃冷食. 清明节的出处 在唐代时,清明节已经和寒食节并称

清明节的起源及风俗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清明节最早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干支历法和春祭礼俗文化.而清明节主要的习俗有扫墓祭祖.踏青.植树.放风筝.插柳.拔河.荡秋千.蹴鞠等. 清明节的起源及风俗 清明节又叫做踏青节.行清节,其主要起源于干支历法.原始信仰.祭祀文化.清明节不仅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且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最初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来确定的.其中个,当斗柄指向"乙位"(太阳黄经达15度)的时候,说明清明节气已至. 而我国祖先的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根

有关清明节的来历有何说法 清明节的来历是什么

清明节的来历: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饿,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在这种情况下,随臣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做成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感动不已.重耳登基后,唯独忘了赏赐介子推,介子推痛恨讨要赏赐的行为,于是带着母亲去了深山. 晋文公听说这件事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而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中秋节有哪些风俗

中秋节的来历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第二种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节的习俗有:祭月.赏月.拜月.观潮.燃灯.猜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和玩花灯等. 中秋节的来历 1.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历史久远,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quo

九九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九月九日重阳节有哪些风俗

九九重阳节最早起源于我国上古时期,是因为古人对天象的崇拜而在秋天举行的丰收祭天.祭祖活动演变而来.其风俗有赏菊.登高.饮菊花酒.敬老.饮宴祈寿.祭祖.佩茱萸.吃蟹.吃重阳糕.吃重阳米果.吃荞面.熬羊肉等. 重阳节简介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重阳节的风俗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说法: 1.据<续齐谐记>记述: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 2.源于汉代的道学.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又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作"重阳

谷雨的来历和风俗 谷雨的来历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写到:"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谷雨因此而得名.谷雨的风俗有祭仓颉.摘谷雨茶.祭海.吃春.赏花等. 关于谷雨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这一天,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谷雨的风俗 祭仓颉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