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制三省是哪三省 三省六部制三省指的是哪三省

  三省六部制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中六部指的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三省六部制的发展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的一种政治制度。

  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

  汉成帝置“四曹尚书”,即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客曹尚书。此后世六部尚书之滥觞。宋郑樵《通志·职官略》三《尚书总序》:“汉成帝初置尚书五人,其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主公卿;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民曹,主凡吏民上书;客曹,主外国夷狄。”

  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为六部前身。西晋时,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属尚书省。

  1086年,北宋反变法派执政,改为三省共同议事,奏请取旨,分省治事行下,实际上使三省合一,后习惯上常统称三省。南宋公元1129年,又实行三省合一,二十四司也时或省并,如1129年以礼部兼主客,祠部兼膳部,兵部兼职方,驾部兼库部,比部兼司门,工部兼虞部,屯田兼农部等,还省并若干寺监入六部。公元1163年,又进一步省并六部下属诸司,如以司封兼司勋,礼部兼祠部,兵部兼驾部,都官兼比部,工部兼屯田等。

  辽代南面官系统中,设三省六部(其中“中书省”初名“政事省”),设官同于宋制。金、元、明只设一省六部,一省,金为尚书省;元、明为中书省。1380年明朝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至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介绍

  三省

  隋文帝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和内侍)。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五省之中,只有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才是真正的中枢权力机构(秘书省掌图书典籍,职任较轻;内侍省掌侍奉宫掖,委以宦官)。三省各有明确分工。

  1、中书省

  中书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设,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初称为“内史省”,后改为“中书省”。宋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合并为一个机构“中书门下”,掌握行政大权,长官为“同平章事”即宰相,其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

  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由中书省外派的“行中书省”即“行省”掌握。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废丞相、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明永乐帝时设内阁,机要之任开始归“内阁”。负责起草诏令,明宣宗后拥有票拟奏章的“票拟权”。

2、门下省

  “门下省”为官署名称。东汉时即设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3、尚书省

  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尚书省”的组织机构于隋朝定型。以唐代制度为例: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为名。负责执行诏令。

  六部

  三省的长官侍中、中书令、尚书令相当于秦汉时期的宰相。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为户)、都官(后改为刑)和工六部,与诸寺、台分别处理各类事务。每部设尚书为最高长官,总管本部政务。

  1、吏部

  中国古代官署。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 、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2、户部

  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各司除掌管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

  3、礼部

  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4、兵部

  官署名。隋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源于三国魏五兵制。曹魏始置五兵(中、外、骑、别、都)尚书,另有有关军事的驾部、车部、库部等曹。各曹设郎。隋始合为兵部,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迄至清末,历代沿袭,职权则不尽相同。宋、辽、金、元兵部不辖兵政。明代兵部尚书号为“本兵”,权最重,凡武卫官军选授简练,均为其掌。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废兵部,改设陆军部。

  5、刑部

  中国古代官署。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隋文帝定六部制度,初沿北齐置都官,主官为尚书;次官,炀帝定为侍郎。后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明清两代,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

  6、工部

  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工部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冬官,汉成帝置尚书五人,其三曰民曹。后汉以民曹兼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之事。西晋以后置田曹掌屯田,又有起部掌工程,水部掌航政及水利。后周依《周官》,置冬官府,长官为大司空。隋代开皇二年始设立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开始的时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个办事机构。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

时间: 2024-08-26 14:58:52

三省六部制三省是哪三省 三省六部制三省指的是哪三省的相关文章

三区三州分别指的是什么 三区三州其中三区指的是什么

"三区三州"的"三区"指的是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而"三州"指的是甘肃临夏州.四川凉山州以及云南怒江州.三区三州本质上是国家提出来的概念,是指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作为我国主要扶贫区,在所有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已经实现整体脱贫. 三区三州简介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80%以上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但与此同时,"三区三州"地区自然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富集.为通过

三媒六聘指的是什么 三媒六聘是什么意思

"三媒"是指古代包办婚姻中出现的三个媒人,主要有男方家庭的媒人.女方家庭的媒人和为双方搭线牵桥的媒人."六聘"的意思是古代结婚时必备的六个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古时候,只有经过"三媒六聘",才算得上是正式的婚姻. 三媒六聘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女子的聘礼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社会地位都有所区别.像是在古代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有高官加成的家庭一般女子的聘礼也相当雄厚,一般家庭难以比拟.所以说,女人的聘

三书六聘指的是什么 三书六聘是什么

三媒六聘指三书六礼,是古代的一种婚姻制度.三书指的是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指的是婚礼过程中用的文书,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三书六礼的传统婚俗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西周.西周时期的"婚姻六礼",对其后各朝代婚姻的形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古代某些朝代,男女若为完成三书六礼的过程,婚姻便不被承认为明门正娶;嫁娶仪节的完备与否,直接影响婚姻的吉利.不过,在不同的朝代时期,婚俗礼仪亦有所不同. 现如今,水族婚俗保留了较浓的传统色彩,讲究明媒正娶.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节日及赶

公安三袁是指哪些人 公安三袁指哪些人

公安三袁(又称三袁)是指明代晚期三位袁姓的散文家兄弟,他们分别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长安里(今中国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 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明代文学家,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十七年(1589)会试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右庶子."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宏道.中道并称"三袁".荆州公安人.在文学上既反对模拟复

岁寒三友指的是哪三友 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

岁寒三友指的就是梅.松.竹这三种植物,因为松树.竹子经冬不凋,梅花迎寒开放,因此被称为"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的由来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遭权臣陷害入狱,后来被安置在黄州.苏轼初到黄州时,心情很苦闷,随着家眷到来,朋友来访,心情才慢慢好转.由于生活困难,苏轼向黄州府讨来荒地开垦种植,借以改善生活.苏轼种植了稻.麦等到农作物,又筑园围墙,造起房屋来.并在园中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 一年春天,知州徐君猷来看望苏轼,徐君猷看这地方人迹难至,问苏轼会不会觉得冷清.苏轼却指着园内的花木笑着

岁寒三友指的是哪三友 岁寒三友的由来

岁寒三友指的就是梅.松.竹这三种植物,因为松树.竹子经冬不凋,梅花迎寒开放,因此被称为"岁寒三友".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遭权臣迫害入狱,后来被安置在黄州.苏轼初到黄州时,心情很苦闷,随着家眷到来,朋友来访,心情才慢慢好转.由于生活困难,苏轼向黄州府讨来荒地开垦种植,借以改善生活.苏轼种植了稻.麦等到农作物,又筑园围墙,造起房屋来.并在园中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一年春天,知州徐君猷来看望苏轼,徐君猷看这地方人迹难至,问苏轼会不会觉得冷清.苏轼却指着园内的花木笑着说"风泉

三洲五海是哪三洲哪五海 三洲五海指的是哪三洲哪五海

三洲是指亚洲,非洲,欧洲;五海是指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以及黑海与地中海间的黑海海峡,还有内陆大湖,里湖.常说的三洲五海之地指的是西亚,又称西南亚;西亚就是东.西方交通的要道,联系着亚,欧,非三大洲,由于它的东北为里海;北部为黑海;西北为地中海;西部为红海;东南部为阿拉伯海.西亚东部为亚洲;北部为欧洲;西部为非洲.所以被称作三洲五海之地. 亚洲: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它的陆地面积也比其他大洲都要大,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其地形多高原,山地,约占全洲面

三冥节是指哪三个节日 三冥节指的是哪三个节日

三冥节是指的就是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这三个汉族传统节日.这三个节日都是以祭祀祖先.亡亲等鬼魂为主题,因而被人们合称之为三冥节. 三冥节是指哪三个节日 三冥节指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一般是公历的4月4日或者4月5日.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也称"盂兰盆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七月半.在中元节这天人们都会烧纸钱摆供品,捧雏菊寄哀思,放河灯,以此祭奠以及思念

三险是哪三险 三险通常指的是哪三险

三险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缴纳三险是国家社保政策规定,任何用人单位都应该为员工投保.只要你与所在单位签署了正式劳动合同,它就应该为你投保. 三险并不是完全由用人单位缴纳,而是由员工本人和单位共同缴纳.按照职工工资,单位和个人的承担比例一般是:养老保险单位承担20%,个人承担8%:医疗保险单位承担6%,个人2%:失业保险单位承担2%,个人1%. 养老保险 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8%,企业缴纳工资基数的20%,个人缴费至法定正常退休年龄. 医疗保险 企业缴纳工资基数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