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背景 苏轼写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写的。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此处壮丽的风景使苏轼感触良多,更是让苏轼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学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 宋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时间: 2024-08-28 11:03:56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背景 苏轼写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背景的相关文章

赤壁赋写作背景 苏轼赤壁赋写作背景

创作背景:<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被贬谪黄州期间.赤壁赋是指北宋文学家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中的<前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表现了作者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 前赤壁赋原文如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

一树梨花压海棠是苏轼写给谁的诗 一树梨花压海棠苏轼全诗 一树梨花压海棠是苏轼的诗吗

"一树梨花压海棠"是宋代诗人苏轼写给好友张先的调侃之作.该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作品原文为: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该诗的创作背景是因为张先年近八十岁时又纳了个十八岁的小妾,于是苏轼写了这首诗用来调侃张先晚年纳妾. 扩展阅读 苏轼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qu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形容谁羽扇纶巾 羽扇纶巾指的是谁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周瑜."羽扇纶巾"在三国之时,指的是儒将通常的装束,"纶巾"指的是青丝制成的头巾,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的异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的异同:前者怀古抒情,表达了诗人在政治上失意的愁绪,抒发功业无成的感慨,虽含伤感情绪,但也不失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后者即事抒情,诗人在野外偶遇风雨,借此展现其宠辱不惊.旷达潇洒的内心境界.两诗都能看出诗人旷达超脱的胸襟,但后者的表现的内心境界更为宁静超然.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

孟郊写游子吟的写作背景 孟郊写游子吟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游子吟>的创作背景:孟郊半生漂泊,在五十岁时上任成为了溧阳县尉,这首诗就是写于这个时候.孟郊想起自己长期的漂泊生活,感叹母亲对他的帮助,因此写出这首歌,歌颂母亲. <游子吟>的译文 慈母手中拿着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制新衣. 母亲在儿子临行前,一针针地缝补出细密的针脚,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游子吟>的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母爱,描绘了游子临行前.母亲为其缝衣的场景,歌颂了母爱的无私.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母爱的

柳宗元写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 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柳宗元被贬官之后,为了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便是其中一篇.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陆游写示儿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陆游示儿的写作背景

<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是作者在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元月)所作.这个时候陆游已经八十五岁了,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赏析 诗的首句看似平常,实际它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次句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写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写作背景简介

<惠崇春江晚景>创作于神宗元丰八年,当时诗人苏轼与友人惠崇相聚汴京,诗人为惠崇所绘的两幅名为<春江晚景>的画题上了两首诗,全诗描绘了诗人欲南返前在江边所见的情景.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 竹林外长着两三枝刚刚开放桃花,鸭子在水中嬉戏,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了满地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

回延安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回延安的写作方式

<回延安>的写作背景:<回延安>写于1956年,诗人在1940年至1946年期间一直生活在延安,之后十年不曾回到延安,直到1956年,作者终于回到他的第二故乡,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诗. 回延安作品简介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诗篇,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其第二故乡"延安"的浓浓申请,诗中回忆了诗人在延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诗人回到延安的激动与喜悦之情.同时,诗中也描绘了延安的新面貌,寄寓着诗人对延安的美好未来的展望. <回延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