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之食出自哪里 嗟来之食出自哪篇古文

  嗟来之食最早出自西汉戴圣编撰的《礼记·檀弓下》。 该成语原指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后比喻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有残羹冷炙、盗泉之水,反义词是自食其力。

  《礼记·檀弓下》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杨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后人根据上述文献提炼出成语“嗟来之食”。

  这个故事讲的是饥荒之年,黔敖赈施灾民,这无疑是善举,但他态度傲慢、语气轻蔑,为饥民不能接受,终使善举不得落实,该成语告诫人们:尊重别人是至关重要的,即便是给人帮助,也要以此为前提,否则好的愿望则可能落空。

  该成语还告诉人们,救济、帮助别人应该是真心实意的,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对于别人善意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对傲慢者的“嗟来之食”,也要像那位有骨气的饥民的一样学会拒绝,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境,人都要保持自尊,这是作为人最可贵的品质。

时间: 2024-12-10 21:46:15

嗟来之食出自哪里 嗟来之食出自哪篇古文的相关文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古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古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这篇古文.<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岳阳楼记>原文 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

杞人忧天出自哪里 杞人忧天出自

<杞人忧天>是一则寓言,出自<列子·天瑞篇>.文章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一气呵成. "杞"指周代诸侯国名,杞国,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古老的方国,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初年."忧天"指担心天会掉下来.老是怕天塌下来,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比喻不必要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后来的人就根据<杞人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句话出自哪篇作品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哪篇作品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志之士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这句话常用于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的典出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这个典故出自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尸佼的<尸子>,<尸子>一书为杂家学说,全书记叙了诸子百家对政治.经济.文化.学习等观点的看法.<尸子>共22篇,仅存十之二三. 原文 河南乐羊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是什么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古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心境不能因为外物的好坏而感到高兴和悲伤.该词出自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所著名篇<岳阳楼记>中,原文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简介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

一狼假寐出自哪篇古文 一狼假寐出自哪篇

"一狼假寐"出自蒲松龄的文言文<狼>,这句话是意思是:有一条狼在假装睡觉."一狼假寐"这句话表现了狼的狡猾与奸诈.全文通过屠夫和狼的斗智斗勇,表现出屠夫的沉着冷静,以及狼的贪婪.狡诈. <狼>的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翕出自诗经的哪里 翕在古文中的意思

翕出自<诗经>的小雅鹿鸣之什常棣.兄弟既翕,和乐且湛.翕是和顺.以读音xī为名的人很多,但该字却不常见.易经系辞上第六章曰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静翕也是一个文静内敛的名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后来孔子加以整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家的建议,尊诗为经典,定名为诗经,并沿用至今.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的哪一篇 庄子庖丁解牛的启示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的<养生主>,此文为庄子阐明"养生"的一则寓言,借此揭示了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 <庖丁解牛>是先秦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庄周)创作的一则寓言故事.作者原意是用它来说明养生之道的,借此揭示了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此文在写作上采用多种手法,结构严密,语言生动简练,体现了庄子文章汪洋恣肆的特点.全文可分四段: 第一段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 第二段紧接着写文惠君的夸赞,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 第三段是庖丁对文惠君的解答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诗经的哪一篇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哪首诗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诗经中的<国风·秦风·蒹葭>.<蒹葭>总体上描写了一种思慕某人而不可得的情绪,有人说<蒹葭>是描写君主求贤的:有人说<蒹葭>是描写爱情的诗,追求心爱之人而不得的:还有人通过韵律去解说<蒹葭>,而现代人通常认为其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 <蒹葭>解读 第一.二句既写时间和地点,也预示诗人的心情,一个秋天的清早,诗人来到黄河边,望见一片苍茫的芦苇,芦苇上覆盖着一层晶莹的露水,看起来像是霜,诗人的心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出自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出自哪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出自先秦时期的一首二言古诗<弹歌>.这句话的意思是:砍伐竹子,制作弹弓,用弹弓打中猎物.这句诗歌用精练的语言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真实地反映了原始时代的狩猎生活. <弹歌>的出处 <弹歌>选自<吴越春秋>,<吴越春秋>是创作于东汉时期的史学著作,文章记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的史事.<吴越春秋>原书12卷,今存10卷.该书糅合正史.稗史.民间传说等资料汇集而成,虽非正史,却可补遗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