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什么意思 成语见微知著什么意思

  “见微知著”的意思是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现用来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该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历史典故

  箕子是殷纣王的太师,而商代殷纣王年少时,是一个能文能武很有本领的人。继位后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不杀奴隶,发展生产,更新观念,不事鬼神。征服东夷后,疆土扩大,农业发展,财粮增多。但到了统治后期,开始腐败。有一次,纣王让人给自己做了一双象牙筷子,箕子就感到非常可怕和担心。

  箕子见微知著联想了很多,他认为:用象牙筷子吃饭就一定不肯用陶土粗制碗具,必将用犀牛角或玉作成杯盘;餐具改变了,食品也会随之改变,盛的不可能是豆菽青菜,肯定会进一步升级到山珍海味,珍禽异兽将成盘中之物;食物改变了,将不满足穿着,麻布为衣将不再流行,朝中之人进而会穿绫着缎。

  穿着改了,下一步将造豪华的车子,建高阔殿宇楼台,追求享乐。如此下去将一发不可收拾,腐败之风会很快盛行起来。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韩非子,把箕子这种联想,说成“圣人见微以知著,见端以知末”。这就是见微知著的来历。

时间: 2024-08-18 09:49:16

见微知著什么意思 成语见微知著什么意思的相关文章

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 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解释词语

见微知著的意思是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微:隐约:著:明显.该成语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原文为: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释义:圣人见到微小的现象就知道事物的苗头,见到事情的开端就知道最终结果,所以见到象牙筷后箕子就恐惧了,知道普天下的东西都不能满足商纣王的贪欲. 见微知著的近义词 原始见终.每下愈况.因小见大.见微知类.可见一斑.睹始知终.一叶知秋.以微知著.知秋一叶.独具只眼.见微知萌. 见微知著的反义词 麻木

见微知著的著字是什么意思 见微知著出自哪里

"见微知著"的"著"字是明显的意思.出自韩非子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见到事情的苗头,就可能判断出事情发展的趋势,还能知道事物的本质.也可以用来比喻以小见大. 近义词:原始见终.每下愈况.因小见大.见微知类.可见一斑. 反义词:麻木不仁.以偏赅全.管中窥豹.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 示例: 汉·班固<白虎通·情性>:"智者,知也.独

画饼充饥说明什么意思 画饼充饥的成语意思

画饼充饥说明用空想来安慰或者欺骗别人,和"望梅止渴",都是虚而无实的,后来,人们用它来比喻以不切实际的空想来满足自己的幻想. 画饼充饥的成语意思 画饼充饥,中国成语之一.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意思是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用来欺骗别人. 典故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名叫卢毓(yù)的人,他是前朝东汉名臣卢植的小儿子.卢毓为人忠厚,学识渊博,魏文帝把他提拔为侍中.在职三年,卢毓对魏明帝曹睿提出过很多好的建议,魏明帝最初不太高兴,但是后来见他忠心耿

爱惜羽毛是成语吗 爱惜羽毛出自的典故

爱惜羽毛是古代成语,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常和"严于律己"等词连用. 释义: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出 处:西汉·刘向<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比喻珍惜自己的名声,常和"严于律己"等词连用. 近义词:自惜羽毛.敝扫自珍.敝帚千金.敝帚自珍

道岸貌然是什么意思 道貌岸然类似的成语

应是:道貌岸然,意思是形容外貌严肃正经,实际上内心险恶,现多用贬义,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 道貌岸然出处 出自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 与道貌岸然类似的词语有哪些? 阳奉阴违:表面和你言听计从,却背地里却反着你的话去做,指玩弄两面派手法. 两面三刀: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也可比喻在两方面搬弄是非. 口蜜腹剑:形容人阴险.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

三顾茅庐时间 三顾茅庐成语故事简短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统一天下大计. 三顾茅庐典故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 东汉末年,刘备很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统一国家.一天,三人来到隆中,但孔明不在,他们只好失望而归.回到新野,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叫人立即备马.到了草屋,书童说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怏怏而回

仓海一粟是什么意思 沧海一粟是成语吗

应是:沧海一粟.读音是cāng hǎi yī sù,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前赤壁赋>节选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意思是:(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

俩开头的成语 有哪些成语是俩开头

在成语中,没有俩开头的成语. 包含有俩的成语有这些:鬼蜮伎俩.鬼魅伎俩.有三有俩.鬼蜮技俩.一个顶俩. 除了以上这些,另外关于两开头的成语有这些: 两面三刀. 两小无猜. 两袖清风. 两全其美. 两肋插刀. 两手空空. 两败俱伤. 两情相悦. 两脚书橱. 两虎相斗. 两世为人. 两虎相争. 两相情愿. 两鼠斗穴. 两瞽相扶. 两次三番. 两鬓如霜. 两头白面. 两肩荷口. 两豆塞耳. 两面二舌. 两眼墨黑. 两心相悦. 两心一体. 两眼漆黑. 两部蛙鸣. 两虎共斗. 两可之言. 两鬓斑白. 两歧

孔融让梨是成语吗 孔融让梨是不是成语呢

孔融让梨不是成语是典故.孔融让梨是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道德教育的故事,出自<三字经>. 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孔融让梨典故 <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指孔融小时候曾把大个的梨让给哥哥吃的故事,教育小孩要懂得礼让. 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