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桥横铁索寒这首诗的全文 大渡桥横铁索寒翻译

  全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大渡桥横铁索寒”出自毛泽东所作的《七律·长征》,全文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翻译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七律·长征》注释

  ⑴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⑵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⑶难:艰难险阻。

  ⑷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⑸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⑹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⑺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⑻乌蒙:山名。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⑼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⑽金沙: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1935年5月,红军曾强渡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⑾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

  ⑿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⒀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⒁寒:影射敌人的冷酷与形势的严峻。

  ⒂岷(mín)山:中国西部大山。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西倾山,南与邛崃山相连。包括甘肃南部的迭山,甘肃、四川边境的摩天岭。

  ⒃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⒄尽开颜:红军的长征到达目的地了,他们取得了胜利,所以个个都笑逐颜开。

  《七律·长征》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是全诗的统领,以直白的语言,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给整首诗奠定了轻松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颔联承接“千山”,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俯瞰五岭和乌蒙山这两个典型的高山峻岭,以点带面地描绘了“腾越五座岭”和“疾跨乌蒙山”两幅“长征图”,这两句写出了红军对山的征服。

  颈联承接“万水”,诗人还是以点带面选择了“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两幅“长征图”。

  尾联描述了长征最后的历程,那是一幅“喜踏岷山雪”的“长征图”。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妙。

  《七律·长征》创作背景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七律·长征》作者介绍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主要作品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

时间: 2024-12-09 11:45:28

大渡桥横铁索寒这首诗的全文 大渡桥横铁索寒翻译的相关文章

远上寒山石径斜这首诗的全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这首诗的全文是什么

"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古诗出自于<山行>,原文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山顶上像是白云出生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这深秋的枫叶吸引了我,让我停下了脚步来欣赏,枫叶被秋霜染过一样,艳丽的颜色比得上二月的春花.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诗人没有像古代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

入村这首诗的意思 入村古诗翻译

<入村>这首诗的意思是:山林深处也感知到了春天,樱花已经压弯了枝头,桃李虽然不会说话,感受着小雨的洗礼,它们也知道晴天不久就会来临.这首诗的做作是宋代诗人方岳,全诗是:"山深未必得春迟,处处山樱花压枝.桃李不言随雨意,亦知终是有晴时." 方岳出身于一个世代耕读之家,七岁能赋诗,时人称为神童,南宋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中进士.因他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敢于斗争,多次遭到权奸贪吏的诬陷和打击,仕途坎坷. 方岳的诗多反映他罢职乡居时的心情和感慨,方岳的词作属辛弃疾派.善用长调抒

江清月近人是孟浩然的哪首诗 江清月近人全文翻译

"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思,抒发了作者客居异乡的孤寂.愁闷之情. <宿建德江>原文 宿建德江 唐点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翻译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

参差十万人家出自哪首诗 参差十万人家出自哪首诗以及全文

"参差十万人家"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原句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句话的意思是:雾气笼罩的柳树.装饰华美的桥梁,遮风的帘子与翠色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差不多有十万户人家. <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 [宋代]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

死亦为鬼雄这句诗出自哪首诗 死亦为鬼雄原文翻译

"死亦为鬼雄"这句诗出自李清照所作的<夏日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之情的怀古诗,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表达了诗人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 <夏日绝句>原文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翻译 活着应当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直到现在人们仍然怀念项羽,因为他宁肯战死也决不再回江东. <夏日绝句>注释 ⑴夏日

天凉好个秋出自哪首诗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翻译

"天凉好个秋"出自<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首词是辛弃疾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翻译 少年时,因为不理解愁苦的滋味,为了写出好的新词,经常登高

雪梅这首诗运用了什么的手法来描写梅雪争春 雪梅卢梅坡全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雪梅>这首诗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修辞手法来妙雪"梅雪争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诗针对冬雪.寒梅各自的特色,作出恰如其分的评语.作者通过雪与梅花的对比,写出了二者的优点,将"梅雪争春"的情景写得生动有趣. <雪梅二首>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译文 梅花和雪花在春日里互相争奇斗艳,谁也不肯服输.

七律长征赞颂了什么 七律长征这首诗主要赞颂了

<七律·长征>这首诗赞颂了红军不畏艰难.勇敢坚强的革命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七律·长征>是一首七律诗,诗中描写了红军旅途中的艰难,赞扬了他们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成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

古诗村夜的作者 村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村夜>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描写的是秋天的季节.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代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忆江南>等. <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