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四句古诗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四句古诗是什么

《秋浦歌十七首·十五》

唐代·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译文:满头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是因为我的忧愁真的太长了,长得有我白发那么长。 明亮的镜子里,我的白发就像秋霜一样,为什么会变成如今这个模样呢?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十五首。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这十七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54年第二次游秋浦时期。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

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

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李白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没有忘记。

时间: 2024-11-08 22:01:14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四句古诗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四句古诗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秋词唐刘禹锡古诗 秋词唐刘禹锡古诗原文

唐刘禹锡古诗<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 刘禹锡,字

秋词其一翻译及创作背景 秋词其一原文

翻译: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 <秋词·其一>原文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其一>注释 ⑴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⑵春朝:春天的早晨,亦泛指春天.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⑶晴:一作"横".排云:推开白云.排:

四是四十是十绕口令歌 四是四十是十绕口令内容

关于四是四十是十绕口令歌有: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莫把四字说成十,休将十字说成四.若要分清四十和十四,经常练说十和四. 其它四是四十是十绕口令歌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莫把四字说成十,休将十字说成四.若要分清四十和十四,经常练说十和四. 四不是十,四里没十;十不是四,十里有四.十四不是四十,十四里有十有四;四十不是十四,四十有四个十,四十有十个四.如错把四念十.十念四,十四就会变四十,四十就会变十四. 四和十,四是四,十是十.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要想说对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注释

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翻译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

春江潮水连海平的下一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的下一句是什么

"春江潮水连海平"的下一句是"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句诗出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中作者通过对江南春夜的描写,赞叹了大自然的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思念亲人的离别之苦.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

朝辞白帝彩云间是哪首古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出自哪首古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是<早发白帝城>这首古诗.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创作的一首诗,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早发白帝城>原文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翻译 早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行程.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

沧海一粟后半句是什么 沧海一粟的下一句

沧海一粟的原句为"渺沧海之一粟",后半句为"哀吾生之须臾",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全句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

牢骚太盛防肠断的下一句 牢骚太盛防肠断的下一句

"牢骚太盛防肠断"的下一句是风物长宜放眼量.这句话的意思是你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牢骚太多了,要提防有碍身心健康,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这句诗告诉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己,要大度一些,眼界宽些.远些,不要计较个人名利得失. 牢骚太盛防肠断出自<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全诗为: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诗的前四句追叙诗人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表达了对柳亚子等倾向革命的爱国

商女不知亡国恨下一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的下一句是什么

"商女不知亡国恨"的下一句是"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该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杜牧26岁时中进士,被授弘文馆校书郎,开始了官场的仕途生活.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当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时,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杜牧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

黄沙百战穿金甲的下一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的下一句是什么

"黄沙百战穿金甲"的下一句是"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是出自<从军行七首·其四>,这句诗的意思为: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内容相关的七首诗形成连章,反映了复杂丰富的边塞生活. 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