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由什么典故而来 才高八斗出自于哪个典故

  “才高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对三国时期诗人曹植的评价,出自南北朝时期的宋朝无名氏著的《释常谈·斗之才》。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谢灵运曾言: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 古及今共分一斗。这句话后来变成了一句成语:才高八斗。

  谢灵运,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

  谢灵运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语才高八斗由此而来,形容人的文才极高。

时间: 2024-11-03 00:59:53

才高八斗由什么典故而来 才高八斗出自于哪个典故的相关文章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谁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晋书·谢安传>,这个成语指重新担任要职,常用于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东山再起"的近义词有:卷土重来.死灰复燃.东山再起的反义词是:一蹶不振.挂冠而去. 东山再起的用例 1. 坏人很少会放弃他们的歹心,总是会看准时机,准备东山再起. 2. 以他不服输的个性,一定正在准备东山再起. 3. 这位政治家自从5年前失败后,现在又东山再起了. 4. 今天这样安排,就是为了等待时机,以便东山再起. 5. 犯点小错误,受点小处分,只要接受教

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文言文 与交友有关的成语典故

关于古人交友的成语典故文言文有<伯牙绝弦>.<管鲍之交>.<刎颈之交>.<莫逆之交>.<管宁割席>.<舍命之交>.<忘年之交>.<高山流水>等. 1.<伯牙绝弦>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

狗咬吕洞宾出自小说<八仙得道传>第083回和第084回.二郎神的哮天犬私自下凡祸害人间,刚开始修道的吕洞宾奉命拿法宝"布画"去收降.哮天犬被收入法宝"布画"后,吕洞宾担心哮天犬困于其中被化成灰,心生慈悯,擅自放哮天犬出来,结果反被不知好歹的哮天犬趁机咬了一口. 吕洞宾,汉族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另七仙是汉钟离.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铁拐李和何仙姑.吕洞宾在八仙排行中虽不是"老大",但是其影响却是其他七仙无法相匹的,汉钟离等七

子虚乌有典故 子虚乌有意思

子虚乌有出自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汉·司马相如著<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子虚和乌有是汉代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里虚构的人物,讲的是子虚跟无有两个人互相吹嘘自己国家有多少强大,但是实际上都是假的.子虚乌有指的是不存在不真实的事情. 子虚乌有典故 子虚乌有出自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汉·司马相如著<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

赌书泼茶典故 赌书消得泼茶香下一句是什么

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俩都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对方答中先喝,可是赢者往往因为太过开心,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琴瑟和鸣.相敬如宾. 赌书泼茶典故出处 出自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孟光接了梁鸿案是什么典故 孟光接了梁鸿案是什么意思

孟光接了梁鸿案出自"举案齐眉"的典故.举案齐眉的近义词是相敬如宾.琴瑟和鸣.夫唱妇随.琴瑟甚笃."举案齐眉"出自<后汉书·梁鸿传>,常用于形容夫妻互相敬重. 举案齐眉的出处 举案齐眉出自<后汉书·梁鸿传>,原句是: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举案齐眉的典故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有权势的人相中了他的品性,有很多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全都拒绝不娶. 同县姓孟的有个女儿,长得又胖又丑还黑,力气大到能举起石臼,由于挑剔配偶

出自古代寓言的成语 出自于中国寓言的成语

出自古代寓言的成语:黔驴技穷.揠苗助长.螳臂挡车.愚公移山.打草惊蛇.买椟还珠.杯弓蛇影.叶公好龙.坐井观天.邯郸学步.画龙点睛.伯乐相马.画蛇添足.滥竽充数.自相矛盾.抱薪救火. 黔驴技穷的典故 黔驴技穷出自<三戒·黔之驴>,原文为: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

典故之都是哪个城市 典故之都指的是哪里

中国成语典故之都指的是邯郸市,据不完全统计,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多达1500多条.邯郸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80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时期,邯郸为赵国都城,"邯郸"二字作为地名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走在邯郸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成语典故. 据介绍,八月,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的专家评审组对邯郸市申报"成语典故之都"工作进行考察.专家认为,从成语数量.历史沿革.发生地和流传程度上,邯郸的成语典故在全国首屈一指,称之为"成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蔺相如.赵王.秦王.廉颇.完璧归赵出处<史记>,讲的战国时期是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跟秦王谈判,然后秦皇使诈,蔺相如凭借着其聪明才智将和氏璧完好的带回赵国的故事.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将物品完好的物归原主. 完璧归赵典故 完璧归赵出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事讲的是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襄王听到这个消息,就派使者给赵王送了一份信,告诉赵王他愿意用15座城换赵王的和氏璧.赵王看到这个消息都惊呆了,怕秦王得了和氏璧不给15座城池,又怕不给他秦兵就会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