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是谁说的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出处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是墨子说的,这句话出自《墨子·兼爱上第十四》。意思是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假使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不再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不再侵害,没有了强盗与贼寇,君臣父子之间都能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就治理好了。

  原句: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释义:假使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长及君上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情呢?还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儿子、弟弟及臣子象看待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爱的事情呢?这样不慈爱就没有了。还有强盗和贼寇吗?看待别人的家象自己的家一样,谁还盗窃?看待别人就像自己一样,谁还害人?所以强盗和贼寇就没有了。还有大夫间相互侵害、诸侯间相互攻伐的吗?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一样,谁还侵害?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一样,谁还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害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就没有了。

  所以圣人既然是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怎么能不禁止互相仇恨而劝导相爱呢?因为天下相亲相爱就能治理好,相互仇恨就会混乱,所以我们老师墨子说:“不能不劝导爱别人。”道理在此。

时间: 2024-11-04 07:53:20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是谁说的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出处的相关文章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的意思是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什么意思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的意思:喜欢一个人又能知道他的缺点,憎恶一个人又能知道他的优点.该句出自<礼记·大学>,主要是为了告诉我们应该全面看待一个人,力争做到对每一个人都客观公正. 原文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译文 喜欢一个人又能知道他的缺点,憎恶一个人又能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少有啊!所以有谚语说:"溺爱子女的人看不到他孩子的坏处,贪心的农夫看不到他庄稼的茂盛."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翻译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意思

翻译: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所创作的<扁鹊见蔡桓公>,此文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病入骨髓.体痛致死的寓言故事.作者在阐释道理.叙写过程中,赞颂了扁鹊之神智而鞭挞了蔡桓公的固执.愚顽,简单的语言传达,无繁复累赘,无咬文嚼字,实为佳作.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q

天下古今之庸人 皆以一惰字致败翻译 天下古今之庸人 皆以一惰字致败的翻译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翻译是:古往今来,天下平平庸庸的人,都是因懒惰而导致失败.这句话出自清19世纪中叶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致诸弟>.<曾国藩家书>近1500封,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 原文: 诸位贤弟足下: 十月廿一,接九弟在长沙所发信,内途中日记六页,外药子一包.廿二接九月初二日家信,欣悉以慰. 自九弟出京后,余无日不忧虑,诚恐道路变故多端,难以臆揣.及读来书,果不出吾所料,千辛万苦,始得到家,幸哉幸哉!

不效则治臣之罪的效是什么意思 不效则治臣之罪的效意思是什么

不效则治臣之罪的效意思:成效,效果.整句的意思: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该句出自<出师表>,<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文章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出师表>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不谦而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翻译 不谦而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的翻译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的翻译:不谦虚谨慎然后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出自文言文<周公诫子>,选自<韩诗外传>,讲述的是周公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 <周公诫子>的介绍 <周公诫子>创作于约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30年,<周公诫子>是中国著名的古训,作者为韩婴.全文以"握发吐哺"形容君王为国礼贤下士,殷切求才;以六种&

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什么意思 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的意思

"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的意思是:学习不等同于五官,但五官不经过学习训练就不可治理."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出自<礼记·学记>,这句话中的"五官"指天子之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 原文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知;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注释 丑:通"俦",齐. 五声:宫.商.角.徵.羽. 五色:青.赤.黄.

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什么意思 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意思

"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的意思:遇到大事时不惊慌失措,遇到利害冲突的时候,不患得患失,保持常态."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前半句出自宋仁宗嘉祐五年苏轼应制科考试的试卷<策略四>,"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出自苏轼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时为皇帝代拟的圣旨<陈侗知陕州制>. 赏析 "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是苏轼对其父苏洵的思想的继承.苏洵在<权书·心术>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翻译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意思

意思:天下人必定会认为大王您善于买千里马.这样一来,一定有人自己上门献马.该句出自西汉刘向所作的<战国策·燕策一>,本文通过大臣悬赏千金求马,而花了五百金的死马的骨头的故事,而使国君达成心愿.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千里马故事! <战国策·燕策一>原文节选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

蛹虫草能治百虑百埙出自哪部著作 蛹虫草能治百虑百埙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拾遗>是古代中医药学著作,为清代中医学者.本草学家赵学敏编著.<本草纲目拾遗>成书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时距<本草纲目>刊行已近两百年.其书以拾<本草纲目>之遗为目的,共十卷,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有716种,包含了不少民间药材,如冬虫夏草.鸦胆子.太子参等,以及一些外来药品,如金鸡纳(喹啉).日精油.香草.臭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