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翻译 黔之驴原文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翻译: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然后才离去。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出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创作的寓言小品《黔之驴》,文章讽刺了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影射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

  《黔之驴》原文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黔之驴》翻译

  黔地本来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了一头去。驴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在山脚下。老虎看到驴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灵,躲藏在树林里偷偷观察它,渐渐小心地走出来接近它,惊恐疑惑,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吃自己,十分恐惧。但是来来回回地观察驴,发觉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仍始终不敢与它搏斗。渐渐地逼近后,越来越轻侮驴,撞动挤靠、冲击冒犯它。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于是很高兴,心里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技艺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然后才离去。

  唉!驴的形体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能耐,当初要是不使出它的那点本事,老虎即使凶猛,但由于多疑、畏惧,终究不敢吃掉它。如今落得如此下场,可悲啊!

  《黔之驴》注释

  ①黔(qián):即唐代黔中道,治所在今重庆彭水县,辖地相当于今彭水、酉阳、秀山一带和贵州北部部分地区。现以“黔”为贵州的别称。

  ②则:却。

  ③庞然:巨大的样子。

  ④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⑤稍出近之:渐渐地接近它。

  ⑥慭(yìn)慭然:惊恐疑惑、小心谨慎的样子。

  ⑦莫相知:不了解它。

  ⑧他日:有一天。

  ⑨大骇:非常害怕。

  ⑩远遁:逃到远处。

  ⑪且:将要。噬(shì):咬。

  ⑫益:逐渐。

  ⑬终不敢搏:始终不敢扑击它。

  ⑭狎(xi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⑮荡:碰撞。倚:靠近。冲冒:冲击冒犯。

  ⑯不胜怒:禁不住发怒。

  ⑰蹄:名词作动词,踢。

  ⑱计之:盘算着这件事。

  ⑲跳踉(liáng):跳跃。㘎(hǎn):同“吼”,怒吼。

  ⑳乃:才。去:离开。

  ㉑类:似乎,好像。德:道行。

  ㉒宏:洪亮。

  ㉓向:以前,当初。

  ㉔疑畏:多疑又害怕。

  ㉕卒:最后,最终。

  ㉖是:这样。

  《黔之驴》赏析

  这篇文章表明能力与形貌并不成正比,外强者往往中干;假如缺乏对付对手的本领,那就不要将自己的才技一览无余地展示出来,以免自取其辱。全文笔法老到,造诣精深;既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又塑造了生动的形象;不仅给人们以思想上的启示和教育,而且给人们以艺术上的享受和满足。

  《黔之驴》创作背景

  《黔之驴》是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他因参加这一进步改革而被贬作永州司马时写的《三戒》中的一篇。其创作时间大致在贞元二十一年(805)九月至元和四年(809)之间。

  《黔之驴》作者介绍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世称“柳河东”。贞元九年(793),二十一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授校书郎。二十六岁又中博学宏词科,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改革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山水游记多有寄托,尤为有名。寓言笔锋犀利,诗风清峭幽远。著有《河东先生集》。

时间: 2024-12-08 04:36:26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翻译 黔之驴原文的相关文章

有屠人货肉归文言文翻译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文言文

"有屠人货肉归"出自文言文<狼·其一>,译文为:有一个屠夫卖完肉回家,已经是日暮时分了.忽然出现了一匹狼,狼窥视着担子上的肉,好像口水就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走了好几里路. 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缩了几步,(可是)等到屠夫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屠夫没办法了,于是他在心里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翻译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翻译成现代文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意思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这句话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翻译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意思是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的意思是:先生的恩德,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语句出自明代马中锡创作的寓言小说<中山狼传>,该小说讲述的是东郭先生冒险救了中山狼,使它避过了赵简子的猎杀,作者通过这个寓言,彻底揭示了狼的本性. <中山狼传>中描写狼的狡猾.贪残,东郭先生的迂腐.软弱.老丈的机智.坚定的形象,都很鲜明生动.由于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紧密结合,因此对现代的读者仍然很有启发意义. <中山狼传>告诉人们,狼的吃人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警戒人们,必须透过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的意思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翻译

意思: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该句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的<诫子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诫子书>原文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翻译 君子的

须臾却入海门去什么意思 须臾却入海门去翻译

意思: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该句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浪淘沙九首>其七,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潮.钱塘江八月涨潮,潮水遇到障碍碰撞出响声,继续前行.诗人借此表达出政治改革必然会遇到重重困难,但改革是正确的.一时的被疏远并不能改变革新者驱除积弊.造福苍生的社会理想.流水总会给人前进的力量,观自然辽阔之景可以荡涤心中的不平之气.故诗人的写作视角从民间风情转向自然风景. <浪淘沙九首>其七原文 其七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l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翻译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

翻译: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此诗出自于宋代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表达了闺中少妇的惜春之情,突出了女主人公孤身独处的深沉心事和怨恨莫诉之情.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原文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翻译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

昔人已乘黄鹤去全诗的意思 黄鹤楼原文

全诗的意思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阳光下汉阳的树木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昔人已乘黄鹤去"出自唐代诗人崔颢所作的<黄鹤楼>. <黄鹤楼>原文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

肉青是哪部分猪肉 肉青是猪的哪部分

肉青指的是猪颈肉,位置是在猪的下颚.猪颈肉是杀猪的时候放血的地方,肉上面会有很多污血,因为放血的原因,这个地方的肉的颜色偏红,肉质鲜嫩,肥瘦都是交织在一起的,适合做包子.蒸饺.面臊或用于红烧.粉蒸等烹调方法. 猪颈肉是最差的肉吗 不是.猪颈部位于猪颈两边,因其稀少而珍贵,所以有"黄金六两"之称,此部位肉脂如雪花般均匀分布肉质鲜嫩,入喉爽口滑顺,口劲适中. 猪身上最差的肉叫猪槽头肉.猪槽头肉指的是猪头和猪身子连接的那部分肉,在耳朵后面一点,也就是猪的颈脖肉.因为猪吃食的时候这部分总是搭在

审断造句 审断的造句

审断的造句有:1.如此的政治科学不是充当善好.正义或高贵是什么的审断者,而是将自身构想为公正无私的观察者,好像他们于政治的结果没有利害关系.2.利用规则制定来精简审断的早期尝试是由发放许可证的机关开创的.3.日本没有真正为消费者的利益审断案子的传统. 4.我说这话,是要叫你们羞耻.难道你们中间没有一个智慧人,能审断弟兄们的事么. 5.你如果忙着去审断别人,那你就没有时间去关爱他们. 6.你岂真要废弃我所审断的?岂可定我有罪,好显自己为义么? 7.如此的审断者即是在朝向政治哲学之路上. 8.但非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