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二翁登泰山原文及翻译 二翁登泰山说明什么道理

  原文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nǎng,第三声)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翻译

  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城市里,关系特别好。甲老翁的妻子和孩子早去世了,只有他自己而已。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以前我曾去冀州、雍州远处交游,但没有登过泰山,心中很悔恨,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说:“那山很陡峭,我也没有登过,总想着他,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

乙翁说:“你说的不对吧,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今日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二天,两个老人都去了,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着从而到泰山的北面。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过了半座大山。

  二翁登泰山注释

  1.昔:以前、从前

  2.里:乡(古代居民行政组织的一种,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

  3.妻子:妻子和孩子。

  4.叟:老头。

  5.(唯叟一人)而已:罢了。

  6.携:携带。

  7.第:房屋、宅子、家。

  8.酌:饮(酒)。

  9.向:以前。

  10吾:我。

  11.远游:到远处游玩。

  12.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13.然:但是。

  14.意:意愿。

  15.同行:一同出行。

  16.余:我。

  17.亦:也。

  18.未:没有。

  19.然:然而。

  20.恐:担心。

  21.胜:能承受、承担。

  22.差矣,汝之言:是“汝之言差矣”的倒装句。

  23.曩:以往、过去。

  24.年:年龄。

  25.且:将近。

  26.辈:等、类,表示人或物的多数同属一类。

  27.方:才。

  28.逾:超过。

  29.甚善:太好了。

  30.翌日:第二天。

  31.偕:一起、一同。

  32.越:经过。

  33.绝:横渡。

  34.相:互相,此指代“我”。

  35.自:从。

  36.至:到、达。

  37.薄暮:傍晚,日将落时。

  38.阴:古代山北水南叫“阴”。

  39.尝:曾经。

  40.去:离开。

  41.何老之有:即为“有何老”;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42.是:这。

  二翁登泰山赏析

  二翁登泰山讲述的是两个年龄快六十的老翁不以年老而互勉登泰山的故事。表现了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

  二翁登泰山说明什么道理

  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时间: 2024-09-03 12:42:02

文言文二翁登泰山原文及翻译 二翁登泰山说明什么道理的相关文章

初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 与朱元思书作者

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地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 登泰山记的原文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和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

登泰山记原文和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

唐翁猎虎文言文翻译 唐翁猎虎的文言文翻译

唐翁猎虎文言文翻译:清朝乾隆年间,安徽旌德县出现了老虎.不到几个月,傍晚出城的老百姓被老虎吃了十几个.过往的客商有几拨因为贪图赶路,黎明时分也被老虎伤了许多人.当时,纪晓岚的一个同族哥哥任知县,曾几次招集本地的猎户搜寻老虎,结果,猎户也被吃了几人.当地一个人建议:"咱们去请徽州的唐打猎吧!除非他来了,不能消弭这场祸患!" 纪晓岚的同族哥哥就问:"唐打猎是什么人?有这本事么?" 那人说:"肯定行!"说着讲了一个故事.大概是明代,徽州(现在的安徽歙县

登泰山记翻译及注释 登泰山的记翻译及注释

<登泰山记>翻译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

文言文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

登泰山记翻译 登泰山记的翻译

<登泰山记>翻译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

初中文言文精卫填海原文及翻译 精卫填海的故事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翻译 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