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的什么诗 不尽长江滚滚来全诗翻译

“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的《登高》,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作者在夔州之时。此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登高》原文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翻译

  秋风急秋气高猿声凄哀,洲渚青沙滩白鸟儿回旋。

  落叶一望无际萧萧堕下,长江不见尽头滚滚涌来。

  万里悲秋感慨长期漂泊,一生多病独自登上高台。

  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登高》注释

  1、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

  2、猿啸哀: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

  3、渚(zhǔ):水中的小洲。沙:江边沙滩。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4、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

5、尽:尽头。

  6、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7、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8、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9、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新近停止。重阳登高,例应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登高》赏析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全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登高》创作背景

  《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杜甫时在夔州。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

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登高》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时间: 2024-08-31 13:48:15

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的什么诗 不尽长江滚滚来全诗翻译的相关文章

赤橙黄绿青蓝紫整首诗 赤橙黄绿青蓝紫全诗翻译

赤橙黄绿青蓝紫整首诗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赤橙黄绿青蓝紫"出自毛泽东所作的<菩萨蛮·大柏地>,此词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抚今追昔,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热情讴歌人民革命战争,流露出一种胜利后的宽慰和乐观情绪. <菩萨蛮·大柏地>翻译 天上挂着一条七色的彩虹,像是有人拿着彩色的丝绸在翩翩起舞.阵雨之后又升起了希望的太阳,苍翠的群山又时隐时现.

杜甫的诗被称为什么 杜甫写的诗成为什么

杜甫写的诗被称作诗史,因为"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生活在盛唐晚期,那时候唐朝已经开始由盛转衰了,国家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政治黑暗,杜甫也体会了民间疾苦,写出的诗都是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跟人民疾苦.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一个诗人杜牧区分开来,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诗都是偏向现实主义的,把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场景都写出来,

与白露和杜甫相关的诗 杜甫写过哪些关于白露的诗

与白露和杜甫相关的诗有<白露>.<月夜忆舍弟>.<白露>一诗非常形象神生动的描绘了秋季白露时节的景象:<月夜忆舍弟>一诗更多是作者在抒情,家国离愁以及居无定所的悲凉. 与白露和杜甫相关的诗 <白露>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释义:全诗中描绘了秋季白露时节的"白色凝露"自然现象,还有各种花草.蔬菜.秋季成熟的果实,僻静的小路,都是作者对白露时节景色的描写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赏析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赏析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颔联为千古名句,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无边",放大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诗的意思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翻译

意思:野竹分开青雾直穿蓝天,飞瀑挂在碧绿山峰之上.该句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此诗主要写作者上戴天山的所闻所见,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翻译 水流清澈,回荡隐约犬吠;桃花繁盛,满带浓艳露水.

小扇扑流萤的诗 轻罗小扇扑流萤原文翻译

小扇扑流萤的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小扇扑流萤"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秋夕>,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宫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秋夕>翻译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秋夕>注释 ⑴秋夕:秋天的夜晚. ⑵银烛:银色而精

牧童遥指杏花村是哪首诗作者是谁 牧童遥指杏花村全诗翻译

"牧童遥指杏花村"是<清明>这首诗,作者是杜牧,全诗通过描述清明时节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心里的落寞与深深的思念之情. <清明>原文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翻译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清明>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

迟日江山丽的全诗翻译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的古诗翻译

<绝句>的译文:春光下的江山看起来格外秀丽,春风里散发着花草的清香.燕子衔着湿泥飞来飞去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成双成对的鸳鸯静睡不动.全诗描绘了生意盎然的春色,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绝句> 杜甫 [唐代]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句>的赏析 "春风花草香"展现了明媚的大好春光."泥融飞燕子"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沙暖睡鸳鸯"和第三句

锥子弄冰这首诗的意思 锥子弄冰全诗翻译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内容为: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全诗的意思是: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作一种打击乐器.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忽然冰块碎碎落地,发出玻璃破碎的声音. 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