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兄七岁女古诗的注释和意思 送兄作者

  注释

  1、别路:送别的道路。

  2、离亭:驿亭。古时人们常在驿亭举行告别宴会,于此送别。稀:形容树叶稀疏寥落的样子。

  3、嗟(jiē):感叹。

  4、归:一作“飞”。

  意思

送别的道路上云雾蒙蒙,驿亭旁的枝叶稀疏寥落。感叹人与那归雁不同,无法一起作伴同行而归。

  《送兄》原文

送兄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送兄》赏析

  这首诗通过送别兄长时的场景描写,表达出真挚的同胞亲情。

前两句写别时的场景,借景寓情,以离别的路上见到的云喻兄长四海飘泊,又以离亭边的树枝象征着兄长即要离开亲人,离开家乡;后两句抒情,移情于景,诗人感叹人不如雁,雁尚能相亲相近,同往同归,不分不离,而人生老是离别,叫人感伤嗟叹,表现心境的不平静和离别亲人的失落感。

这首诗语言自然朴素,情感含而不露,深沉真挚,耐人品味。

  《送兄》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所传甚少,独在《全唐诗》方见之,真名实姓、生卒年月、何地之人等皆无从考证,唯能全凭《全唐诗》注解了。从《全唐诗》中能大致能推断出诗人是南海人,此诗出自唐武则天时代。

  《送兄》作者介绍

  七岁女子,唐代武则天时期南海(今广东一带)人。其真实姓名、生卒时间皆无从考证。幼年即能诗,被后人称为“女神童”“奇女子”。存世作品仅《送兄》诗一首,载于《全唐诗》。

时间: 2024-11-05 14:40:28

送兄七岁女古诗的注释和意思 送兄作者的相关文章

送兄七岁女古诗的意思 送兄七岁女古诗全文

意思:送别的道路上云雾蒙蒙,驿亭旁的枝叶稀疏寥落.感叹人与那归雁不同,无法一起作伴同行而归. <送兄>是唐代一位佚名七岁女童创作的五言绝句,这首诗通过送别兄长时的场景描写,表达出真挚的同胞亲情. <送兄>原文 送兄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送兄>注释 1.别路:送别的道路. 2.离亭:驿亭.古时人们常在驿亭举行告别宴会,于此送别.稀:形容树叶稀疏寥落的样子. 3.嗟(jiē):感叹. 4.归:一作"飞". <送兄&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送东阳马生序的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司马光生七岁文言文翻译注释 司马光生七岁文言文翻译注释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司马光长到七岁,严肃庄重的像成年人,听到别人讲<左氏春秋>,很喜爱它,回来给家里人讲述,就能懂得书的主要意思.从此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达到了不知道饥渴冷暖的地步.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原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的意思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的意思

意思: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孩子一起出去玩耍.该句出自南朝刘义庆所作的<世说新语·雅量>中<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文章通过讲述王戎不摘道路旁的李子一事,说明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认真分析,思考,才不会被事物的表面所蒙蔽. <王戎不取道旁李>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李>翻译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孩子一起出去玩耍

七岁而能涉的涉意思

七岁而能涉的"涉"意思:趟水过河,从水里走过去,泛指从水上经过.七岁而能涉的意思是:七岁就能趟水过河. "七岁而能涉"出自苏轼所作的<日喻>,<日喻>是一篇善于用形象比喻的议论文. <日喻>原文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

光生七岁文言文及翻译 先生七岁凛然如成人翻译

"司马光生七岁"出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五>,原文如下: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画以为图. 译文 司马光长到七岁时,严肃庄重的样子如同大人,听讲<左氏春秋>,十分喜爱,回去之后让家人讲给他听,马上了解它(指<左氏春秋>)的大意.从此手里不放下书本,甚至不知道饥饿口渴,寒冷炎热. 一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的意思 王戎不取道旁李翻译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的意思是:王戎七岁时,曾经与许多小孩一起游玩."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出自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成语"道旁苦李"也出于此."道旁苦李"这个成语指的是路边因为酸苦而无人采摘的李子,常比喻被人所弃.无用的人或事. <王戎不取道旁李> 佚名 [宋代]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quo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古诗意思

意思 水像美人的眼波脉脉传意,山像美人的眉头紧紧蹙起.问你这回远行去向哪里?正是山水钟秀的江浙之地. 告别春天的日子才屈指可数,又依依送你登上了归途.你回到江南,赶上春的脚步,可得陪春天一起好好同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注释 ⑴卜算子: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缺月挂疏桐"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注释 送东阳马生序的原文及注释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